深水埗區傳播途徑是吸入感染
港首證颱風後空氣帶類鼻疽菌
【香港中通社二十日電】香港日前爆發類鼻疽感染,今年暫錄得逾四十宗個案。香港理工大學聯同香港大學醫學院二十日公佈相關研究顯示,深水埗區類鼻疸傳播途徑是吸入性感染,並首次證實在颱風後空氣中會帶有存活的類鼻疽伯克氏菌。
研究團隊利用基因排序、綜合流行病學及環境調查結果分析。今年八月至十月,團隊在深水埗區採集二十個空氣樣本,在八月十五日,即颱風“木蘭”襲港後第五天,在地盤附近的一個空氣樣本,培植出類鼻疽伯克氏菌,首次證實在颱風後空氣中會帶有存活的類鼻疽伯克氏菌。
研究分析類鼻疽在西九龍擴散情況,認為深水埗區類鼻疸傳播途徑是吸入性感染。在八月至十月就診的十八名患者中,有十三人患有肺炎,臨床證據及分子流行病學都支持,吸入性感染是深水埗區類鼻疽的傳播途徑。
團隊指出,香港的類鼻疽感染有明顯的季節性,颱風和暴雨後較常出現群集。衛星圖像顯示,從二〇一六年到二〇二二年,深水埗區的植被面積一直減少,加上強降雨加速類鼻疽桿菌由深層泥土轉移到地表,並在颱風期間被強風進一步吹散。
團隊建議,有長期病患的人於颱風時需特別小心,不要太快開窗。當局亦要加強深水埗區的綠化,避免泥土過於鬆散,以減低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