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開好兩會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連同昨日開幕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中國正式進入“兩會時間”。今年“兩會”期間,除了審議通過《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兩高”報告,還將選舉產生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審議《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工作艱巨、任務繁重,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年之計在於春,國計民生看“兩會”。今年全國“兩會”格外矚目。今年是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承先啟後的重要一年。
二十大擘劃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期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時間表和“施工圖”。
“兩會”期間,代表和委員們將透過這個齊眾心、匯眾力、聚眾智的重要政治平台,統一思想和行動,透過民主科學決策,做好頂層設計,發揮制度優勢,完善和提升社會治理能力,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穩妥有序地扎實推進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在低迷的世界經濟背景下,今年的中國“兩會”承載着不少國家的期待目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地緣政治矛盾日益尖銳,貿易保護主義越趨嚴重,不少重要產業鏈和供應鏈遭到嚴重破壞,經濟全球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全球經濟衰退壓力巨大。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重要經濟引擎之一,世界上許多國家期待中國“兩會”提供“新的中國方案”,再度帶動全球經濟復甦。
與此同時,我國發展正進入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時期,改革發展依然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的基礎不牢固,各種超預期因素隨時可能發生。
越是形勢複雜,越是任務艱巨,越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如何破解擴大內需,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難題和挑戰,着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將高質量發展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有機結合,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能力,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動能。
期待“兩會”新一屆代表委員們聚眾智、建諍言、獻良策,提供更多促改革、抓落實、解難題的思路和方法,為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任務彙聚廣泛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