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四
2023年03月09日
第A11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委員手記)司法治已病更要治未病

司法治已病更要治未病

掃黑題材劇《狂飆》開年引發追劇狂潮,反映公眾對公平正義的嚮往與追求。一個現代化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公正司法,正是守住法治的最大保障和終極底線。

澳區政協委員今日下午熱烈討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兩份工作報告。今次深讀,“兩高”報告有力度、有溫度,有數據、有案例,適應改革發展,關切民眾呼聲。有力度,是報告一如既往強調依法嚴懲腐敗,持續掃黑除惡;實事求是,有錯必糾,依法糾正五周案、張玉環等重大冤錯案件廿六件五十三人。堅持刀刃向內,消除沉疴積弊,五年來最高檢機關十人、地方檢機關三千四百○三人違紀違法被查處,最高法院六十一人、各級法院八千五百八十九人違紀違法被查處或追究刑責,零容忍、嚴懲司法腐敗。

有溫度,是全面貫徹司法為民。依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人民法院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二十條,嚴懲“霸王條款”、消費欺詐、預付式消費陷阱;我國知識產權專業化審判體系基本形成;依法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懲處濫用數據、算法等排除或限制競爭行為。全面加強人格權保護,審理“AI陪伴”軟件侵害人格權案,認定擅自使用他人形象創設虛擬人物構成侵權,讓人臉安全得到保障,隱私安寧免遭侵擾,名譽榮譽不被詆譭,人格利益更受重視,讓人的價值、尊嚴受到法律充分尊重和保護。

能動檢察主動作為

最深刻是最高檢提出的“能動檢察”理念,就是積極主動作為。最高檢解釋,被動完成任務與能動做好工作,狀態不同,效果完全不同,司法實踐中,就事論事、就案辦案,看起來“依法辦”、“按程序辦”,實際上就是結案了事。司法機關自覺、主動融入國家治理,推動法治中國建設。不是案件越多越好,而是要通過辦理典型案件,促進解決一個領域、一個方面的問題。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內地法治堪澳借鑒

多位委員指出“兩高”報告樸實無華,輔以圖文包、案例及釋義,老百姓都看得明明白白,是很好的普法教材。回看澳門,司法制度跟內地確有極大差異,不可能照跟,但正因為有差異,澳門各界更應認識新時代中國法治建設,借鑒啟益,消除誤解,促進深合區等改革實驗田的法制建設。

得李佳鳴委員推介,內地去年還有一齣電視劇《底線》,講的是人民法官使命擔當的故事,讓人了解基層法院的種種情況,值得觀看。

(北京八日電)

崔志濤

2023-03-09 崔志濤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48997.html 1 (委員手記)司法治已病更要治未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