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鹽田中山組合港線路開通
【本報記者深圳電】鹽田國際公佈,為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互通互聯,以助力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高效發展,“中鹽組合港”近日舉行了啟動儀式,標誌着“鹽田——中山”組合港線路正式開通,成為今年開通的首條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線路。
深圳鹽田港是華南地區國際航線最密集、世界上單體最大集裝箱碼頭,憑借二十多個天然深水泊位和超大型船舶服務能力,成為歐美在華南首選掛靠港;但鹽田港的發展始終受後方陸域面積狹小、港區集裝箱堆存資源緊缺等因素制約。中山港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心偏南,水路溝通珠江三角洲河網,公路與廣深珠高速公路相連接,水陸交通便利,從中山市輻射至珠三角和西江流域,腹地縱深廣闊,與鹽田港恰成互補。
家電、燈飾、五金等商品是中山市出口優勢產品,但長期以來受地理環境因素限制,大型貨輪無法駛入珠江水道沿線的中山港等內河港口裝卸,許多外貿貨物需轉運至深圳、廣州等港口出口,企業需要派員往返兩地辦理通關手續,不僅影響通關效率,也增加了企業成本。
在“大灣區組合港”模式下,依托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優化資源配置,鹽田港和中山港共享港區代碼,實現港口間信息互聯互通、海關監管互認。同時,將沿江支線港作為沿海樞紐港的延伸,全程只需“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有效推動海運物流運輸鏈條順暢銜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大灣區組合港”模式充分發揮以深圳港為核心的水運“一盤棋”效應,有效促進深圳樞紐港國際航運資源和珠三角沿江港口腹地製造業貨源深度整合,推動了大灣區港口資源整合互補和要素合理分配,提升了大灣區港口群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