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3年03月12日
第C06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河童眼中的印度

《窺視印度》 作 者:妹尾河童 譯 者:姜淑玲 出 版 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河童眼中的印度

在疫情之前,中文旅遊書之多,教人眼花繚亂。無論朝拜日韓、暢遊台灣、抑或吃喝新馬泰,許多人手上總有旅遊指南天書傍身。一書在手,打卡景點、旅遊路線、購物首選等資訊應有盡有。

不過在消費型社會,旅遊書易找,旅行書難尋,尤其是開拓視野的旅行遊記,更是少之又少。例如《寂寞地球》曾出版旅行文選集,由全球著名的旅行作家執筆,講述自己在世界各地遊歷期間遇上的奇人奇事,再以幽默時而尖酸的文筆,增添文章的閲讀樂趣。

如果要在文字之上,再加入精美插畫,如此才情横溢的遊記作家,日本國寶級畫家兼作家安野光雅無疑是其中之一。譬如他的《我眼中的美麗世界》系列,將文化風俗、歷史地理、藝術和文學等知識一一介紹給讀者認識,配合他畫風淡雅的寫生和水彩畫,這種旅行文學的繪本作品,絕對可遇不可求。

除了安野光雅,圖文創作俱佳的作家,少不了妹尾河童。這位名叫河童的東瀛才子,一九三〇年生於神戶,早期從事視覺設計的工作,其後在一九五四年,以自學方式研究舞台設計,此後活躍於戲劇、歌劇、芭蕾舞、音樂劇和電視等表演藝術,成為日本當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設計師,亦曾獲獎無數。在舞台工作以外,妹尾河童也是一位出色的畫家兼作家,曾出版中譯本的作品有《少年H》、《河童旅行素描本》、《窺視歐洲》、《窺視日本》等,每本著作都配上畫工精細的插圖,還有作者幽默且觀點獨特的散文,深受日本讀者歡迎。

這本《窺視印度》,延續妹尾河童的一貫作品風格:出色的工筆插畫、妙趣橫生的文章、比小孩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好奇心、遇上疑問死纏爛打誓要找出答案的脾性,再加上河童的老頑童本色,教讀者很難不喜歡《窺視印度》這類只此一家的佳作。誠如作者所言,這本書是非常個人的印度體驗記:“絕對不是要告訴各位‘這裡就是印度!’,只要讀者讀了覺得好像跟我去了印度一趟,我就非常高興了。”

如果作家是導遊,由誰帶隊,可以直接影響讀者作為“遊客”對一個地方的觀感。例如印裔英國作家奈波爾的印度遊記《幽黯國度》,到處都充滿了辛辣的文字,他對“血濃於水”的印度鄉親隨處便溺的缺德行為,更是鄙視之極。奈波爾文字下的印度,不論閣下從南到北,由天涯到海角,都可見印度貧民在公眾地方隨處施肥,令讀者掩卷良久,加上三分心理作用,彷彿在空氣之中,亦同時呼吸着三千年古國的原始體味。

相比之下,同以外人身份看世界,妹尾河童筆下的印度,寫實之餘卻不失人情味,他精彩的文字和講故事功力,更成功加強臨場感,引領讀者一窺他眼中的天竺。例如河童喜歡將曾經待過的酒店房間和火車車廂,一一以俯瞰畫法仔細還原。又譬如在加爾各答,作者甫抵達機場,幫忙的士拉客的人已迅即蜂擁而上,七手八腳地拉扯着旅客行李,熱得他直冒汗。為了了解印度紙鈔上為何印有十四種文字,他詢問當地銀行職員和海關官員,皆得不到完整答案,最後回到日本竟要請教印度駐東京大使館方肯罷休。到了卡朱拉侯的神廟,河童將外牆上的雕像逐一仔細描繪,腦子裡還轉着“若要模仿這些雕像的姿勢,沒練過瑜伽的我肯定會閃到腰之類的無聊想法”。

再看他到了恆河,將印度人在河中沐浴的文化習俗、河水成分等詳細介紹,再聯想起近期一些腦殘網紅去恆河喝了“聖水”後的生理反應,無形中更提升了閲讀《窺視印度》的快樂指數。

杜 然

2023-03-12 杜 然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49783.html 1 河童眼中的印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