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3年03月12日
第C07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旅遊城市

旅遊城市

自從月前旅遊入境防疫措施的寬鬆,澳門各旅遊區又重新迎來各地的旅客。在議事亭前地到大三巴牌坊的街道,不論是平日或周末,都明顯增加了人流,尤其是周末,那種疫情前擠擁的情況又突然回來了。

面對旅客的歸來,社會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曾經寒冬的旅遊業界,部分已轉行的人員又回到崗位,過去三年“本地遊”也帶給導遊人員新的參觀行程與內容。然而,只着重景點的介紹,在現今的旅遊需求可能並不足夠。

日前,我從外港碼頭乘巴士到中區,在車上遇到的情況,就引起我的思考。

車廂由於人多,我上車後好不容易走到車廂後面,在行程期間,我留意到身旁一家來自香港的遊客。從其對話可知,其中一人是半個澳門居民(有澳門身份證的香港居民)。沿途上,這家人的其中一人對周邊的事物特別感興趣,並向其同行者提問,可惜他們都給不了答案。

例如,當巴士行近觀音像,那位成員向其同行者詢問該雕像的一些資訊:這個是甚麼雕像?甚麼時候及誰去建造?關於第一個問題,那位有澳門身份的成員能夠簡單回答,並提到坊間流行的西洋觀音的說法。但第二問題,他們就提供不了答案。提問者以香港的大佛為例,認為這些宗教雕塑,不可能是政府建造。然而事實上,觀音像是澳葡政府於澳門“回歸”前幾年出資建造,並於一九九九年三月開放予公眾。至於為甚麼在該處建造一個觀音雕像,其實與澳葡政府當時每年都建造一項紀念性雕塑有關,以此紀念中葡友誼。當然,上述的資料未必所有導遊都能即時回應,每個人的知識面也有其限制。但是,從車上的對話可以知道,遊客或會對這樣的問題有興趣,這可以說是“深度遊”的層面了!

沿途上,那位喜愛提問的乘客繼續向其同伴就路過的建築物、澳門的生活情況提出問題。當巴士駛到鏡湖醫院,那乘客亦向其同伴提問,然而他們都不能提供答案。當時坐在旁邊的一位女士,則向他們介紹,並告知澳門有哪些醫院及區別。

當然,並非所有來澳的遊客都像上述那位想了解許多澳門的細節事情。但是,如果澳門朝向真正的“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目標發展,一些關於我們城市的深度內容,可能就有旅客感興趣。

作為旅遊業者和具有好客之道的居民,除了那些常規景點的介紹內容之外,可能需要更廣博的知識,才能滿足多元化的訪客。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田中泓

2023-03-12 田中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49791.html 1 旅遊城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