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3年03月14日
第A13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特搜

新聞特搜

陌生鏈接咪亂點

爲防受騙先查驗

貝類海產要煮熟

食後可免染病毒

△內地警方近日接報多宗懷疑假冒銀行的釣魚電騙案件,不法分子疑以短信形式通知持卡人,聲稱客戶的手機銀行、銀行卡、身份證等過期失效,或是交易消費不規範,導致賬號被封等,誘導持卡人點擊短信中的釣魚鏈接。

內地警方提醒,“釣魚短信詐騙”是指收到如中獎兌獎、證照過期、失效認證等服務提醒,目的是誘導收信人打開短信鏈接進入釣魚網站,從而套取收信人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驗證碼、信用卡安全碼等個人重要信息。一旦持卡人按照對方的要求操作,不法分子便成功“釣魚”,銀行卡內資金極有可能被盜刷。

本澳近日電騙案件頻頻發生,其中亦不乏同類手法,居民倘收到類似短信,宜先求證對方身份,勿隨意點擊鏈接,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是諾如病毒的高發期,衛生局在二月底至三月初所錄得的個案,達至幾何級數升幅。雖然諾如病毒引起的病癥以嘔吐、腹瀉、發燒等為主,但能夠在短時間內做成群集感染。居民若食用未熟的生蠔及貝類海產,可能被細菌、病毒污染,造成霍亂、食物中毒等疾病;若海鮮沾有寄生蟲卵,更有可能危及身體器官,故此進食海鮮前,應徹底煮熟。

另外,不少居民喜好魚生刺身,刺身長時間在室溫環境中亦可能被細菌病毒污染,大家購買後應盡快食用,避免長時間將刺身放在室溫環境,因病菌在室溫會迅速繁殖至危險水平。

2023-03-14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50069.html 1 新聞特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