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三重奏音樂會穗奏響
呂思清、秦立巍、孫穎迪三位“男神”音樂家,近日在廣州星海音樂廳上演一場世界級三重奏音樂會,並返場加演三首作品,讓觀眾驚喜連連。
三位音樂家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一鋼琴三重奏,這部作品沒有指定作品編號,是作曲家在音樂學院以外的音樂會上獨立演出的第一首作品,已具備拉赫瑪尼諾夫特有的流動的、憂鬱氣質。g小調三重奏的平衡偏向於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更多地是在其中投射抒情的色彩。
然而,孫穎迪的鋼琴演奏是娓娓道來的敘事,將應有的光環恰如其份地讓於小提琴和大提琴。呂思清和秦立巍開篇的歌唱悲愴而克制,對民歌旋律的詮釋優雅高貴;第二主題兩位元弦樂演奏家在抒情段落的演奏充滿活力;在樂曲最後,孫穎迪在鋼琴低聲區的演奏宛如悠遠、蒼涼、哀傷的鐘聲,喚起對往昔的緬懷。
三人演奏第一鋼琴三重奏是早期的、浪漫主義的勃拉姆斯。第一主題的詮釋激動人心,首樂章在激情的流動中帶着聽眾不斷向熾烈的內心漫溯;第二樂章活潑明快,精美而放鬆,鋼琴的意境和連貫性高貴迷人;慢板樂章的演奏極其莊重、深沉;終樂章則是對作品生動的總結。
其後,第二鋼琴三重奏首樂章的小提琴和大提琴融合無間,與鋼琴達成一種平衡,深具戲劇張力,但不過份。孫穎迪為鋼琴部分提供了豐富和華麗的色彩;在慢板的主題和變奏中,弦樂演奏者對勃拉姆斯筆下的“甜蜜”有另一種演繹,更像是“回甘”;第三樂章的演奏充滿挑戰,三位元演奏者對作品微妙的速度變化有敏銳的把握;三重奏在終樂章熱烈、宏大的演奏令人印象深刻。
在加演的三首作品中,孫穎迪創作的《勃拉姆斯的肖像》令人印象深刻,它似乎讓人想起了勃拉姆斯著名的自由而孤獨的音樂箴言,在熟悉與陌生之間的找到新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