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將訪俄羅斯
專家:中俄合作行穩致遠
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三月二十日至廿二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為發展注入穩定性
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國際問題專家認為,中俄關係的意義和影響超出雙邊範疇,中俄友好是世界的正資產,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穩定性。在國際安全形勢日益脆弱之際,此訪將為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引領航向,既將造福兩國人民,也有利於國際社會。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研究所所長丁曉星認為,中國全國兩會剛結束,繼二○一三年後,習近平主席再次將俄羅斯作為就任國家主席後的出訪首站,充分體現出中方對新時代中俄關係的高度重視。
“這一選擇也顯示出中俄友誼沒有受到一時一事的影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表示,中俄關係經歷風雲變幻考驗,尤其在近年來國際形勢複雜變化的情況下,雙邊關係依然保持穩定,展現出友誼的歷史基礎和強大的內生動力。
在崔洪建看來,中俄作為彼此最大鄰國和主要的新興市場國家,兩國合作韌性強、潛力足、空間大。“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俄羅斯是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中的重要夥伴,中俄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進一步合作可影響和輻射更廣的國家和地區。”
訪問是“和平之旅”
丁曉星認為,中俄雙方需要在關鍵節點上把能源、航空、基建等領域的戰略性項目穩步推進,同時根據形勢變化開拓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更多新領域合作,“中俄合作行穩致遠,也將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更多正能量”。
在十七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當有記者問“習近平主席訪俄期間是否將進一步深入向俄方闡釋中方立場主張,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向俄方施加影響”時,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習近平主席此次訪俄,也是為了和平而去。
崔洪建就此表示,自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中方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發佈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對話一邊。中方此番強調的“和平之旅”與自身在烏克蘭危機上的一貫立場一脈相承。
中俄不結盟不對抗
丁曉星亦認為,中俄兩國元首或將就世界和平問題,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問題等交換意見,這也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某些美西方國家政客認為中俄不斷走近是對國際秩序的挑戰,崔洪建指出,這種觀點帶有明顯偏見,且偷換了國際秩序的概念。中俄關係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中俄友好合作有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中俄合作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於世界和平與穩定”。
(北京十八日電)
中新社記者 謝雁冰 黃鈺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