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環境悄然起革命
春日明媚,帶出生機。行山客常與大自然為伴,草木榮枯自會關注多些。這陣子乘着春天的翅膀細覽疫後小城,才發覺綠環境悄然起了革命。山在變遷,花木更衣,良禽擇木,人敬自然。和“天鴿”浩劫後的淒愴落索相比,今日之鳥語花香樹果盈盈,顯然已將小城之春重新詮釋,隱隱中給慕名前來的旅客回敬生態宜遊的滿足。
半年間,松山三十三彎下陡坡的山林修復工程不覺已接近尾聲,昔日漫山遮天蔽日的微甘菊等藤蔓植物給除掉了。五點五公頃山坡得到全面整治、重新規劃和植苗。樹種據說是適合本澳土壤環境並較為抗風之品類。是次修復是在園林專家指導下的巨大生態項目,規模和設備看來更系統和程序化。山,遠看像扒了皮,這片暫時的荒漠能否按既定藍圖,不日重現健康潔亮的蔥綠,居民將拭目以待之。
近十多年間,半島與離島山林的喬木甚至古樹,不知是否因地下水源乾涸和氣候暖化,部分相繼患病凋萎。有些受強颱風侵襲而斷枝;少數則受工程影響或人為因素而置換,因而樹種的換代屢見不鮮。就拿松山來說,參天魚鱗松現存已不多;古樟木亦見有整棵因病而砍掉;一些熟悉的中型樹種,整株枯朽也時有發生。這些變異,除了令姓“松”的山林蒙羞之外,還令見證生態過程的人心痛不已。
所幸自“天鴿”一役之後,當局加強了城市和山林綠色整治,分階段引入觀花、觀葉、花樹和果樹植物。幾年下來,道旁、市肺和山林的生態景觀改善多了,行者的視野不再單調,公園春花競放,景色怡人,徜徉其中乃賞心樂事。這邊的廣州櫻如粉黛佳人在含羞淺笑;對面三色杜鵑卻相互爭妍;若說串錢柳和三角梅的火紅一片是傲視群芳,那麼宮粉羊蹄甲和玉蘭則堪稱低調雅士。情侶坐下聊天,灌叢散發微香的白桐花正好給情竇男女贈興;而作為花壇新品的藍雪花,理所當然就是高冷內斂者的至愛。
走在山間,今春還有好玩的“猜樹遊戲”。年前筆者曾對滿山喬木所穿的“新衣”大惑不解,何以樹牌上的二維碼掃描失效?那這件新衣的功能是什麼?時至今日,終於掃碼成功,市政署的資料庫已聯通運作,故而每棵樹上的QR Code就是該樹的名字和類屬資訊。行山兼上生物課,這雙料收穫咪話唔驚喜,是以邊走邊猜邊掃,玩個不亦樂乎。很多常見而不知其名的喬木,例如陰香、幌傘楓、樸樹、假柿木薑子、假蘋婆、青果榕、鐵冬青、木麻黃、龍眼、荔枝、芒果、蒲桃等樹的芳容,如今也可認知一二。即時掃碼接收訊息之外,原來自然網上各門植物資訊共有一千七百多種,可供深入學習和了解。
自然界生命不息,霎時的天災人禍,卻往往將生命扼殺於無形。人活於其中,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在應對命運前景諸多不確定性的同時,若能秉持生態友好、尊重敬畏保護自然之道,達至彼此共榮,那是文明致遠的可貴情操。欣見特區治綠重上軌道,望能重視科學管理和維護,減少砍伐亂象,讓我們家園的綠色生命更強更亮。
雅 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