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飲食
那天到理髮店,跟髮型師談起飲食。他說自己對食物和進食的環境要求非常高,因此經常與家人到米芝蓮的食店嘗盡各種菜餚,不過日子久了,那些餐廳的名貴菜餚都已失去新鮮感,看着菜單良久都決定不了想吃什麼。
談話間,他得知我曾經當過飲食專欄的記者,便請我推薦澳門最好吃的食店。我想都沒多想,便回答他沒有。不是澳門沒有好吃的店,而是“好吃”對我來說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簡單一碗雲吞麵,跟好朋友一起吃,可以吃得有滋有味;相反,即使山珍海味在前,但同桌的是不停向你推銷太陽能電筒的人,估計會吃之無味。
我還跟髮型師說:“有時享受獨處時光,在家煮一個方便麵,都覺得好味道。”不過他似乎不明白,也不滿意我的答案。我是用感性的態度去看待飲食,而他則着重享受尊貴的飲食體驗。
沒有對與錯,只是我跟他所追求的不一樣。不過我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鮑參翅肚那些食材已沒多少興趣。可能是跟年紀有關吧,這些東西難消化,多吃無益。
最近因為心情的關係,影響了胃口,食量減半,也因此瘦了幾公斤。
後來,跟風到珠海某店買了一些新鮮的薺菜雲吞,回家簡單煮了紫菜蛋花湯,配着雲吞來吃,覺得舒服,然後反胃的感覺也慢慢消失了。吃對了絕對可以療癒心情。
髮型師最後還跟我說,他打算退休後跟太太到世界各地嘗盡米芝蓮食店。目標簡單明確,退休生活以食為天,不用擔心儲蓄,真是再幸福不過了。
而我呢?對退休的生活不敢多想,只希望吃飯時,在身邊的不會只有推銷太陽能電筒的人。
月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