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之路
近日,四川一女子大學畢業後沒有找工作,連續五年被父母強制考公務員都沒有成功,接連遭受打擊。其母親稱,女兒從去年開始就有一些異常行為,最近和家人對話也經常答非所問,聲稱自己是局長。醫生檢查後,確診該女子患了精神分裂症。
近年來,“國考”、“省考”的熱門程度與日俱增,許多公務員崗位的考錄比例愈發懸殊。在這個競爭極為激烈的考場上,勝者敗者都大有人在。其中,有考生揚言“不上岸”誓不甘休,也有被父母“逼着考”的,督促他們去完成父輩的夢想,走通“華山一條道”。
輿論將多次考公美化為“為夢想而努力”時,有的父母便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公成功。對當事女孩而言,在父母的強制要求下,原本只是人生選擇之一的考公之路,變成了無法逃脫的“單行道”。當她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把這條路走通,又不知如何回應父母的期待時,自然會痛苦、糾結,乃至罹患精神疾病。
考公被認定通向人生坦途:工作穩定輕鬆,收入和福利好,受人尊重。就我國而言,社會普遍存在崇尚體制內就業,漠視體制外工作的就業偏見。考公不是壞事,但和考研一樣,要想清楚為甚麼考公。考研是為了在學業上深造,不是為了推遲就業;考公是為了服務公眾,不是為了躺平。考公並不通向人生坦途,成功人生本來就沒有坦途。
千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