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多部門穗考察了解水環境治理
粵澳合作促生態環境保護
【本報記者廣州六日電】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發佈,按粵澳水環境合作專項小組工作安排,澳門環境保護局、市政署、海事及水務局組成的考察團,近日到廣州瀝滘淨水廠、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參觀考察。考察團認為廣州綠色發展成效顯著,海珠生態環境保護經驗值得借鑒參考。
了解生態保護修復
省生態環境廳、市生態環境局、市生態環境局海珠分局陪同並介紹情況。在瀝滘淨水廠,考察團觀看了廣州水環境治理宣傳片,到瀝滘淨水廠三期負一層地下生產車間參觀了污水處理生產工藝流程,考察淨水廠地面生態濕地、河涌花田、出水口瀑布景觀等園區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情況。
在海珠國家濕地公園,考察團參觀了綠心湖、花溪、福壽果廊、都市田園、高畦深溝老樹林、古蔭帆影、花洲古渡等節點,了解海珠濕地保護建設與生態環境的保護修復情況。
海珠濕地生態平台
據介紹,今年二月,廣州海珠濕地正式認定為國際重要濕地。海珠濕地保護建設十年以來,取得顯著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生物多樣性逐年上升,維管束植物達一百四十六科八百三十五種,動物達二百七十二科一千○九十種,鳥類從二○一二年的七十二種上升到一百八十七種,近兩年連續發現兩個全球昆蟲新物種(均以“海珠”命名)及九個中國新紀錄種;濕地生態效益溢出效應日趨凸顯,帶動周邊產業轉型升級,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吸引總投資額達八百六十七億元,環海珠濕地高質量發展帶逐漸成形;濕地每年接待市民遊客近千萬人次,自然教育活動參與者達一百六十萬人次,成為生態文明科普教育平台和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
環保產業加強合作
根據今年二月舉行的二○二二年粵澳環保合作專責小組會議,粵澳雙方在大氣、水環境、固體廢棄物、環保產業等環境保護領域深化交流合作達成共識。粵澳環保合作專責小組在今年將持續深化環保領域的緊密交流與合作,為推動粵澳生態環境保護深度合作,助力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