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3年05月07日
第B04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如何看待國際突發公衛事件?

如何看待國際突發公衛事件?

據中新社北京消息:當地時間五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中國公共衛生領域專家五日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在人類抵抗能力與新冠病毒之間已經出現一個平衡狀態,但此次世衛組織宣佈“取關”並不代表疫情就此結束。

二○二○年一月,世衛組織宣佈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規定,世衛組織總幹事需定期重新召集突發事件委員會審查疫情形勢。

新冠“取關”有四點

為何當前世衛組織認為可以對新冠“取關”?在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看來,此番調整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其一,從當前的疫情流行態勢來看,報告的新冠感染人數、住院人數、重症病例數以及死亡人數都在呈持續下降狀態;

其二,新冠病毒雖仍在變異,但其致病率、致死率並未出現明顯變化,對人類健康的總體危害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其三,通過自然感染疊加主動的新冠疫苗接種,全球建立了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

其四,經過三年抗疫,各國都在加強醫療救治體系、公共衛生體系的能力建設,包括人力資源、防護設備、藥品等方面均有所提升。

發病死亡處最低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施國慶也認為,從近期新冠疫情流行態勢來看,發病和死亡已經處於最低點。目前也沒有發現可以導致更嚴重臨床後果和公共衛生健康影響的變異株。

“通過三年的抗疫,全球很多國家現在對新冠發病與死亡的醫療應對能力,已經處於不需要在緊急狀態下就可以應對的狀態。”施國慶說。梁萬年指出,綜合上述因素考慮,在人類抵抗能力與新冠病毒之間已經取得了一個平衡狀態,“可以說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這將為全球帶來哪些影響?梁萬年對此指出,首先便是各國作為世衛組織成員國,不需要再實行新冠疫情仍是PHEIC時必須採取的相關社會公共衛生和防控措施。“各國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採取一些有針對性的、非強制性的措施。”

具體而言,在貿易、旅行等領域的一些強制性措施有可能得到進一步放鬆。“對於交通、貿易、旅遊,將會進一步減少甚至是消除有關跨國的一些控制和限制等。包括人群的集會,一些人員交往,我想都會有相應的調整和完善。”這位專家說。

新冠疫情並非結束

“當然,這並不等於大流行就不存在了,不意味着這個疾病的危害就沒有了,而是對於這種危害,人類的抵抗能力可以有效地來控制。”梁萬年指出,這也證明世衛組織二○二○年一月宣佈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一做法,在全球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施國慶也表示,世衛組織宣佈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不意味着新冠病毒流行的結束,“要繼續關注新冠疫情的防控”。

籲各國續做好防疫

梁萬年也指出,仍要繼續做好相關疫情防控工作,繼續與全球各國緊密合作,更有針對性、更具成本效益地管控疫情,保護民眾的身體健康。“還要進行一些人群的疫苗接種,特別是高危人群、重點人群;仍然要採取一些必要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強醫療救治能力的建設。”

2023-05-07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61325.html 1 如何看待國際突發公衛事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