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淺談——佛學中的“佛系”
近年,不少人喜歡引用網絡潮語“佛系”來形容自己。說自己是“佛系讀書人”——即是不聽書、不温習、不用功;時候到了,成績自然會及格。若從佛學的觀點來看,這想法是否合理呢?
佛學概念中認為眾生皆苦,原因是每樣事情的結果皆是無法控制的,稱為“緣起性空”。“緣起”是指在世間中沒有事情是可以獨立存在及永恆不變,所有事情的發展及結果都是靠很多不同的因素結合而成,佛學中稱之為“性空”。若用以上的想法解釋“佛系讀書”,可理解為:努力學習不一定會有好成績,因為要取得好成績,除了努力學習外,還需配合其他的因素。包括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佛學中稱“因緣和合”。但千萬不能以此作為不需努力讀書的理由,佛學所說的“因緣和合”,是要想取得好成績,努力學習是必要的因,沒有種下努力學習這個因,就一定“和合”不了好成績這個結果!
因此,若大家認為“佛系”是消極的想法就大錯特錯了。我們要努力活在當下,才是真正的“佛系”生活。
鞏存逸 蔡高 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