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力”和“衝勁”
回憶自唸中學時候起,國文科老師出的作文題目,也不知見過多少次如“我的志願”這樣的內容了。
我沒有埋怨過老師他太囉唆、太重複。因為立志是為人之本,不立志便等於無根之木,是沒有大用處的。
而我自己呢,因為當時年紀太小,思想還沒有成熟,也不知道社會上的七十二行都有什麼貢獻,所以作文也寫不出什麼來。不過,我也沒有編造假、大、空的套話來騙分數,還有一點誠意,至今倒覺得欣慰。
說到人的志願,當然,大原則是以德為先,以才為用。
而要達成這種理想水平,個人想來,除了自己奮鬥之外,一定要知己知彼,有自知之明,也要結合實際(時代潮流、社會情況),時勢造英雄嘛!
社會上能有成就之人,往往都要靠兩種長處,一是“衝勁”,一是“韌力”。當然,二者兼備就最理想了;但,人無十全十美,而每一種工作崗位所適合的人才也不全相同。所以,有些人在工作中,衝鋒陷陣、斬將搴旗,建立汗馬功勞;但,也有些人,在平凡卻有意義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甚至貢獻出自己的一生。這,便是另一種可貴的奮鬥精神了!
古今中外,有許許多多具有可敬的“韌性戰鬥”的人士,特別令我敬佩,也激勵了我幾十年為此而努力。例如:《為人民服務》一文中的張思德,他默默苦幹,為革命根據地幹燒炭的工作,無怨無悔,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縣委書記焦裕祿,堅持奮鬥在一個最貧瘠、困苦的鹽碱地區,身患重病仍然不忘為鄉親脫貧而奉獻一生;至於古代的唐玄奘,他立志追尋眞理(眞經),度過千山萬水,抵受無數劫難,如歌詞云:在漫長的征途中,每天“迎來朝陽,送走晩霞”,一步一腳印地走、走、走。這種韌性戰鬥精神,多麼可敬啊!
魯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