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整理
從Netflix人氣話題節目得知近藤麻理惠是一位整理專家,她所提出的“怦然心動整理法”風靡全球,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整理品牌。最近,麻理惠出了一本最新著作《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身為整理專家的她,承認自己推廣多年的整理法則,連自己都守不住了,指出自從二〇二一年生下第三個孩子之後,有點放棄整理,不禁讓我們有點好奇其原因。
在一天二十四小時裡,我們與家的關係應是最長久和最密切的,因此麻理惠提出“怦然心動居家生活”的哲學理念。全書共分為六個章節——“與自己對話”、“與你的家和物品對話”、“想像理想居家”、“讓你怦然心動的早晨”、 “讓你怦然心動的一天”、“讓你怦然心動的夜晩”。這本書並不是教你如何收納整理,而是教你如何讓家成為真正的避風港,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怦然心動整理法”與“斷捨離”有點相似,區別在於前者只留下讓你心動的物品,丟掉不心動的物品。在整理的過程中,不是一味整理出空間,或者是將物品的數量減至最少。這種想法當然沒有錯,但是整理的最終目的是想過上怦然心動的生活。透過整理的過程,思考需要保留什麼,該放開什麼。這種方法不僅是一種針對物品的整理方式,更是一種探索和整頓內心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能培養出自信心,並發展出做決定和採取行動的能力,進而喜歡上自己。
在書中,麻理惠提供了許多怦然心動的方法,包括玄關、睡房、客廳、浴室等,還分享她怦然心動的一天是怎樣過的。麻理惠鼓勵我們在整理的時候,不必要求房子要永遠井井有條,反而要先學會停下來,思考自己為何會想要整理?整理的目的是什麼?整理不是只需要整理一次就可以了,而是會隨着人生階段的發展和心態的轉變,需要整理的空間與物品會隨之而改變。回頭看麻理惠的說話,原來她的意思不是說要放棄整理,而是要花更多時間陪伴小孩,整理已經成為她次要的目標。麻理惠鼓勵我們不要被整理法則困住自己,要創造屬於自己怦然心動的節奏。
另外,麻理惠提出“勤於擦拭鞋底,好運就會降臨”,這個觀點十分有意思。我們每天都會穿着鞋子外出,回到家裡時只做出好好收納在鞋櫃的行為,或者只是擦拭鞋面乾淨,卻忽略了清潔鞋底的動作。“鞋底承擔着在淤泥中踩踏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它們才應該獲得特殊待遇。我們真的應該給予鞋底應有的尊重。”畢竟沒有鞋底,就不能帶我們去更好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麻理惠真的是打從心裡喜愛她擁有的物品,能細心考慮到自己怦然心動的物品的感受,只有好好對待它們,才會對它們付出完全的尊重,好運自然會降臨在自身,其實,這也是吸引力法則的模式。
這本書裡還有大量好看的生活圖片,排版亦有設計感,也算是一本有質感的家居設計書。此外,麻理惠鼓勵我們多留意一些令自己怦然心動的圖片,然後剪貼成一本屬於自己一打開就會令自己怦然心動的簿冊。這本書裡的圖片,亦好看到值得成為大家會剪貼的一部分。
在後疫情時代,不妨跟着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魔法去實踐,在家中找出一個讓你怦然心動的位置。
一嚿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