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3年06月06日
第B14版:科技
澳門虛擬圖書館

恆星吞噬行星

一顆垂死的恆星膨脹並 吞噬一顆行星,使其陷入 熾熱的死亡。

恆星吞噬行星

恆星進入老年階段後會膨脹為紅巨星,吞噬掉其“擴張”之路上遇到的任何物質,包括行星。美國研究團隊日前表示,首次觀測到一顆垂死的恆星翻滾並吞噬了一顆行星,如同太陽有朝一日會吞噬地球一樣。研究人員在尋找與恆星合併有關的煙火時,在大約一點二萬光年外的天鷹座發現了這一事件。

研究團隊成員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等機構,早前發現這一天文事件後,耗費了一年時間才搞清楚來龍去脈。他們介紹稱,這顆恆星位於銀河系天鷹座附近,距離地球約一點二萬光年。它“壯年時期”的大小和成分與太陽類似,現階段處於紅巨星階段早期,年齡約是太陽的兩倍,有一百億年左右的歷史。

被吞噬的行星屬於熱木星。熱木星指大小與木星相當、溫度極高、運行軌道距其繞行恆星非常近的氣態巨行星。麻省理工學院卡弗里天體物理與空間研究所研究人員基沙萊 · 德說:“我們看到的是吞噬過程的末期。”依據他的說法,他們最初從加州理工學院帕洛馬天文台茲威基瞬態研究設施捕捉到的資料中發現了吞噬信號。茲威基瞬態研究設施用於探測亮度迅速變化的天文場景,比如超新星爆發、伽馬射線爆發、中子星碰撞等。基沙萊 · 德起初查閱它收集到的資料,是想從中找到雙星系統爆發的跡象。

“一天晚上,我注意到一顆恆星一周內突然變亮了一百倍。這與我一生中見過的任何一次恆星爆發都不一樣。”他回憶道。

雙星系統中,兩顆恆星在引力作用下相互繞轉,較大的那顆“吃掉”同伴時,會短暫變亮,被稱為爆發。恆星爆發時通常會變得更熱,釋放出氫、氦等物質。然而,光譜分析顯示,研究人員觀測到的天文事件既沒有釋放出氫和氦,也沒有高溫,反而出現一些可能在低溫環境中存在的“特殊分子”的跡象。

綜合美國近地天體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等來源的資料,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確認,資料記錄的是一顆恆星吞沒了附近的一顆行星,吞沒過程用時大約一百天,從恆星“啃食”行星的邊緣開始,表現為向外噴出塵埃。研究人員觀測到的所謂“爆發”發生在最後十天,可能是行星被拉入恆星膨脹的大氣層的最後時刻。隨着這顆行星墜入恆星核心,恆星外層被炸開,在接下來一年裡以冷塵埃形式沉積下來。

美 子

2023-06-06 美 子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67498.html 1 恆星吞噬行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