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3年06月12日
第A02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深中海隧合龍

最後一個管節和最終接頭在浮運

管節與接頭合龍後,中交一航局深中項 目測管中心負責人與團隊成員一起慶祝。(新華社)

最後管節最終接頭浮運對接近七十小時

深中海隧合龍

【本報消息】廣東交通集團發佈,昨早八時,世界最長最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終接頭順利推出,貫通測量結果表明,實現與東側E24管節精準對接。距離二○一八年四月海底隧道沉管鋼殼試驗段開工,整整五年後,這座“海底長城”終於合龍,深圳和中山兩市在伶仃洋海底實現“牽手”。

深中通道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2518跨珠江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工程,全長二十四公里,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其中,海底隧道長約六點八公里,包含沉管段約五公里,由卅二個管節及一個最終接頭組成。

為黃金內灣提速

此前,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已由東西兩側往中間依次沉放對接卅一個管節。本月八日開始最後一個管節(E23)及最終接頭的整體浮運安裝,至昨日完成最終接頭推出對接,共用時近七十個小時,一舉實現關鍵控制性工程突破,為深中通道衝刺二○二四年通車目標邁出重要一步。

廣東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鄧小華表示,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順利合龍,為打造環珠江口一百公里“黃金內灣”提速。當前,廣東交通集團正協同各方,全力以赴推進深中通道建設,為提高粵港澳大灣區的“硬聯通”和“軟聯通”水平,為新征程上廣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交通力量。

海隧料十一月通

據介紹,深中通道處於珠江出海口下游、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是珠江東岸“深莞惠”與西岸“珠中江”兩大城市組團間唯一的公路直連通道,是當前世界上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要建造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懸索橋,受航運、防洪、水利、機場航空限高、海洋環境、通航安全等多重因素制約,要克服特別複雜的建設環境和世界性的技術難題。

深中通道攻堅克難,研發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等多項世界首創裝備與系統,開發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設計理論及合理構造等多項國際領先技術,實現深水條件下沉管隧道十五個管節毫米級安裝、鋼殼自密實混凝土脫空檢測合格率百分百、伶仃洋大橋線形控制精度較規範要求提高三倍等突出成效,將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跨海集群工程設計施工成套技術,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鞏固我國在跨海集群工程領域的領先水平。

東島主體將完工

目前,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實現合龍,將開展最終接頭後焊段施工等,力爭十一月實現隧道貫通;橋樑工程已經合龍;東人工島堰築段隧道已全部完成,正處於開展最後的圍堰拔除工作;島上主線隧道主體結構已經全部完成,計劃於本月中旬全面封頂,屆時也意味着東人工島全部主體施工完成,為明年的通車奠定基礎。

按照計劃,深中通道將於明年通車。

2023-06-12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68640.html 1 深中海隧合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