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使見李在明實警告韓當局
韓國外交部九日召見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抗議他前一天會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時,針對韓政府外交政策發表的講話。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農融十日約見韓駐華大使鄭在浩,就韓方針對邢海明與李在明會見交流所作不當反應提出交涉,表明嚴重關切和不滿。
當地時間八日,邢海明大使會見了李在明,根據談話內容來看,邢大使是本着中韓友好的出發點發表講話的。邢大使說,中韓關係面臨挑戰,希望韓國能夠在處理兩國關係時,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擾。緊接着,他表示,現在有些人認為,在美國打壓中國的過程中,中國會輸,美國會贏,這顯然是誤判形勢。此話一出,韓國外交部就受不了了,立即召見了我大使抗議。
在尹錫悅擔任韓國總統的這一年多來,中國方面其實表現得比較克制,一直在尋找一種方式,能夠跟韓國新政府妥善處理中韓兩國之間的關係。
雖然尹錫悅採取了軍事上親美的路線,但是從經濟以及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中韓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韓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只要是尹錫悅政府稍微理智一點,就應該知道在中美之間保持相對中立,就算親近美國,但最起碼不去得罪中國,才是對韓國最好的路線。
結果,尹錫悅政府在美國的挑撥和操縱下,一步步地走向“反華”的路線。如果說此前跟美國、日本等合作加入所謂“芯片四方”聯盟,妄圖在半導體領域排擠中國,還可以說是韓國為了保持自己在相關領域的經濟競爭優勢作出的選擇。
那麼最近這段時間,韓國跟美國簽署所謂韓美《華盛頓宣言》,揚言要讓美國在朝鮮半島附近海域機動部署戰略核潛艇,還在台海議題上發表一些錯誤言論,實際上已經不是單純親美的問題了,還帶有“反華”的傾向。
從這次外交事件可以看出兩個重要的事實。首先,李在明是尹錫悅最大的競爭對手,中方沒有會見尹錫悅,而選擇了李在明。這顯示出中國對尹錫悅政府的親美媚日做法極為不滿,也是對韓當局的提醒。中國希望韓當局認識到,如果韓方繼續不顧中方利益,跟隨美國步伐,中韓關係將不可避免惡化。
其次,近年來韓國憑藉中國的崛起紅利迅速發展,可以說,中國是韓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然而,現在尹錫悅政府卻選擇了忘恩負義,與美國一起制裁中國。中方的態度非常明確,這是在警告韓國,如果尹錫悅政府繼續走親美路線,韓國也別指望再享受中國市場的紅利了。
中韓關係的發展,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和相互理解。韓國應該認識到,與中國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符合自身利益,而不是盲目追隨他國的意志。雙方應該加強對話和溝通,尋找共同利益的平衡點,推動中韓關係回歸到互利共贏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