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三
2023年06月14日
第B02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厄爾尼諾再臨或破最暖紀錄

廣西北海近日遭特大暴雨襲擊,民房被淹。氣象專家指出,隨着厄爾尼諾回歸,“南澇北旱”也將隨之回歸。(中新社)

十三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天氣晴熱,市民着防曬裝出行。 (中新社)

厄爾尼諾再臨或破最暖紀錄

【中新社北京十三日電】今年,全球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有機構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將進一步推高全球氣溫,二○二四年或成為史上最暖年。十三日,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對厄爾尼諾現象進行解讀。

比預計提前出現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偏高的一種現象,反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偏低時則出現拉尼娜現象。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會交替出現。自二○二○年年中開始,全球經歷了持續三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到今年三月,本輪拉尼娜事件正式結束,厄爾尼諾開始登場。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八日公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五月,隨着赤道太平洋海面溫度上升並超過平均水平,出現了弱厄爾尼諾現象。

“此次厄爾尼諾發展比較快,比科學家們預計的出現時間提前了一到兩個月。”周兵表示。

分析認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厄爾尼諾現象將進一步推高全球氣溫,二○二三年或二○二四年將打破二○一六年的全球最暖紀錄,成為史上最暖年。

對此,周兵表示,受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的疊加影響,二○一五年、二○一六年相繼創下一八五○年有儀器記錄以來的全球最暖紀錄。最近幾年處於變暖平台期,主要是與“三重”拉尼娜現象有關,與冷水相關的拉尼娜有助於地球短暫“冷靜”。而隨着厄爾尼諾的回歸,全球變暖有可能將重新回到之前的軌道。“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乾旱還會使全球林火增多,以澳大利亞二○一九年九月開始持續了四個多月的森林大火為例,這場大火向地球系統釋放了四億噸的二氧化碳,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

料中等強度以上

對於二○二三年、二○二四年會否打破二○一六年的全球最暖紀錄,周兵表示,目前還要看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在發展過程中所能達到的強度,如果能夠達到強厄爾尼諾事件等級,創造這種紀錄的概率就會增加,如果是一次中等強度事件,那麼就有可能在未來五年內打破二○一六年的全球最暖紀錄。

周兵表示,根據當前主流機構的預測意見,全球即將迎來一次中等強度以上的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循環周期一般為二至七年,平均周期四年,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大概在十五年至二十年左右會出現一次,上一次超強厄爾尼諾現象是在二○一五年至二○一六年出現,到現在只過去了六年至七年的時間。”

在厄爾尼諾“加持”下的全球變暖還將進一步放大極端災害天氣的影響。五月,世界氣象組織發佈通報提醒,需對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做好準備。

“拉尼娜也罷,厄爾尼諾也罷,給全球帶來的氣象災害是非常顯著的,排在全球前十位的洪澇災害中都有厄爾尼諾或者拉尼娜的身影。”周兵表示,歷史上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都給全球糧食產量造成了影響,大多數糧食主產國的作物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產。

我國“南澇北旱”

對於中國來說,周兵表示,今年夏季,厄爾尼諾現象可能使南方降水偏多,二○二三/二○二四冬季,中國暖冬的概率會增加。“過去三年,受‘三重’拉尼娜影響,南方降水相對較弱,出現了‘南旱北澇’的情況,隨着厄爾尼諾回歸,‘南澇北旱’也將隨之回歸,南方需關注城市內澇的情況,北方則需要關注降水偏少可能造成乾旱的情況。”

二○二二年夏季,中國南方遭遇了持續極端高溫天氣,也讓中國公眾進一步認識到全球變暖的迫近。對於今年夏季的高溫情況,周兵表示,今年是厄爾尼諾發展年,影響中國季風環流,進而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今年六月前後中國華南等地的高溫天氣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這種氣候的一種響應,厄爾尼諾出現以後,下沉氣流在西太平洋,加強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強度,使處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華南地區出現高溫天氣。

他表示,除了厄爾尼諾的作用,近十年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面積和強度不斷攀升,維持在一個很高的量級,也有可能使受副高控制的中國多地高溫更強、面積更大。

2023-06-14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69158.html 1 厄爾尼諾再臨或破最暖紀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