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感受湯麵情懷
不用唱了,香港最熱門飲食節目,先天性絕不可能取得“中國第一流”。比如:開業一百五十年的老麵館,不論歲月滄桑,只是經營一碗湯麵;還有另一間,一百四十年也是堅持一碗湯麵。“上海湯麵”名馳遐邇了。香港有這樣悠久歷史的麵館嗎?且只是經營一碗湯麵。香港經濟觀不可能忍的,早將物業與品牌炒來炒去了。
全世界都知道“上海湯麵”。筆者初到上海,“我們沒有上海湯麵”,小館子的老伙計一臉愕然:“你説的上海湯麵,加些什麼澆頭……”肉絲呀!“這不叫上海湯麵,叫肉絲湯麵……”
看電視特輯,一百五十年歷史的德榮麵店,馳名“鹵蹄湯麵” ,秘製鹵汁炖四小時,巧手的脫骨功夫,三條骨須用三種手勢才不致骨離肉散。豬蹄原整,堆叠成盤,冷凍十七小時,結成膏狀,切片於熱麵中,一邊讓鹵蹄溶化,一邊細嚼蹄筋蹄皮的香腴……幾十年鹵蹄師傅,退休了仍繼續做,“捨不得離開這群食客,我對麵館很有感情……”日日門前排隊,高朋滿座。職工臉帶笑容,非常忙碌。一百五十年,點頂?堅持一絲不苟的專業,師傅只會說:“開心,挺開心。”廚藝秘方:一雙巧手在於心!
一百五十年麵店,不止一家,上海人無麵不歡。外地食家挑戰:我要真正原始的“上海湯麵”,應是“陽春麵”,白麵清湯,沒有澆頭(不加肉菜)。有的,應正名“揚州春麵”,淮揚菜系賣點代表作……“現在沒人搞陽春麵了。”不說不知,中華名點早被忘懷……清湯淨麵,賣不到價錢;經濟環境改善了,大家吃的也豐富了……
一百五十年麵店老師傅,找回忘記了的“陽春麵”,親到揚州考據。現實是,許多人仍迷戀陽春麵的,很香,很滑,很解鄉愁。一碗正宗陽春麵,不是“清湯白麵”這麼簡單。看來清清純純……拌的是肉湯,秘竅一小勺豬油;韻味無窮的是——這團白雪雪的麵條中,灑上一撮蒜芯,切得很細緻,看來不覺,吃來覺。食家千里得嘗“陽春麵”,仰天長嘆:我吃到了江南水光山色的情懷。一驚……翻舊餐牌正價:陽春麵,四元。
高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