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四
2023年06月15日
第C05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海外寄柬)爸爸的圓枱

爸爸的圓枱

我爸爸是澳門消防局的木匠兼消防員,六十多年前,他在青草街三十五號二樓的廳中造了一張圓枱。近兩米直徑,兩個半月形的兩分厚的木枱,通過三個銅鉸,接駁起來,平日對摺放在一旁。開飯了,兩至三人合力把它抬到一張方形枱上,打開,便剛好張羅着這一家十二人的座位。爺嫲爹媽,加上八兄弟姊妹,陣容鼎盛。

爸爸在我們鄉下叫阿爹,阿爹造這樣一張圓枱,說難也難,因為要圓,單靠一人實在考功夫。但說易也易,因為這四米高的樓底,早就造了一個一百五十方呎的木閣樓,也是他一手包辦。

那時的消防局長叫邊拿,肥、矮,出現時總是擔着口大雪茄,他像日葡混血兒,屢立功勳,奉調來澳前曾獲歐洲消防大獎。大火在前,他鎮定從容,如何截火路、開水源,他在現場指揮若定。

邊拿很喜歡阿爹一手精緻的木藝,他家中的大小木製家具全叫阿爹包辦。阿爹在局裡被叫“大隻耀”,五呎六,說是消防員三十四號,其實主要是埋頭在木工房裡,除了負責消防車上木製的部分修葺、以及發生大火警時充當“候營”之外,大部分時間就是替局長造私貨。

因為整天彎着腰在木工長櫈上刨呀、鋸呀、鑿呀、錘呀,阿爹的身子一直直不起來。每天傍晚放工,一邊馱住那長方形的木工具箱,另一邊背着一包輕輕的“刨口”(刨出來的木屑)回家。幸好由“陰陽路”(鏡湖馬路)消防局大門口返家,不用十分鐘。

一家十二人的飯餸,皆由我媽媽包辦,過時過節,阿爹興之所致,會親自拋鑊,菜心炒牛肉、腰果炒肉粒是他的拿手好戲。小小的滑潺潺的廚房,斯時燈火通明,刨口助火,大派用場了。

我的大家姐、三家姐知道爸爸辛勞,很小的時候已出外替人擔柴、造火柴盒,幫補家計。四家姐有幸考入鏡湖當護士,常常返校食宿。專職廚房事宜的媽媽間或在殮房添香加油,賺點外快。

一張大圓枱撐起十二人的歡聚,大枱一開,滿席菜餚,普通飯餸,“啲啲嗒嗒”,煞是好味。爺爺警告我:“不要吃菜當草,留些給別人!”

可是,圓枱維持不到十年,爺嫲媽都走了。五十年前,我勞苦一生的爸爸也走了。

還記得那一天,鏡湖醫院的王牌名醫饒不辱內科主任,在一個飯局上,悄悄地對我爸爸說:“你的面色比較差,飲很多酒?快驗驗腎臟……”威望很高的饒醫生一語道破。何止飲酒(都是便宜的“土炮”)?還天天抽幾包便宜的飛馬牌煙呢。

結果,不到兩年,阿爹因腎功能極度衰竭,於一九七三年離世。五十年了,我家的大圓枱早就散了。雖已歷時半個世紀,但每次想起他,我心裡還在淌淚。

翔 鷹

2023-06-15 翔 鷹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69463.html 1 (海外寄柬)爸爸的圓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