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商店的敵人
其實經營無人商店,就只是個很簡單的算術問題。如果聘請店員來二十四小時顧店,一個月至少得花上五十萬到六十萬日圓的薪水,只要單一商店一個月沒有被偷個五六百包餃子,“餃子の雪松”都可以承受被偷竊或不付款的損失,算起來還是比請專人來顧店划算。但時下許多追求先進的無人商店,則是先花下大筆經費來防盜和結帳,光是這初始的投資金額與平日的維護金額,就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回收,同時也造成展店的資金需求門檻提高許多。最後的結果則是各種先進無人商店紛紛關門,而昭和式賣法的“餃子の雪松”還在蓬勃發展。
【摘自:〈昭和的方式,在令和賣餃子:相信“人性本善”所開設的無人商店〉,李仁毅,INSIDE,二○二三年五月三十日】
無人商店不是甚麼新鮮事,尤其是在電話、智能辨識、環境感測等科技都漸趨成熟的今天,要營運一家無人商店,難度其實不大。然而,這卻不代表每家企業都能好好營運,原因是錯估了敵人。
不少人認為,無人商店的最大敵人就是竊賊,理由是:這些人奪走了商品卻沒有付出任何金錢,令店家虧本。但其實,竊賊能取走的商品有限,而每件商品的成本也早已是“明碼實價”,損失有限。反而,為了杜絕偷竊行為而投資大量成本來完善店內的監測、保安系統,加上每過一段時間需要的技術升級、維護,才是難以想像的長遠支出。到頭來,還不如僱用店員來看店比較划算。
這種“錯估敵人”的起因又是甚麼?大概就是對科技的盲目追捧——被科技發展的速度和樣式所吸引,覺得要追上潮流。結果,開“無人商店”這事由手段變成了目的,更為了這手段而費盡心思,卻忘了賺錢這目的。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