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創辦人蓋茨抵京訪問
冀多領域與華合作 攜手應對全球挑戰
【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香港中通社、澎湃新聞十五日消息:美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六月十四日透過社交網站發文指,自己已經到達中國北京。
蓋茨在推文說,這是他自二○一九年以來首次登陸北京。他稱“很高興能拜訪與蓋茨基金會合作超過十五年的合作夥伴,他們一直致力於應對全球健康和發展挑戰。”
他又指“解決氣候變化、健康不平等和糧食不安全等問題需要創新。從開發抗瘧疾藥物到投資氣候變化適應策略,中國在這方面有很多經驗。我們需要為世界各地更多人解鎖這種進步。”
捐贈四億研發藥物
十五日,比爾及梅琳達 · 蓋茨基金會宣佈繼續攜手北京市政府和清華大學,共同支持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開發拯救生命的藥物,用於治療結核病和瘧疾等嚴重影響世界上最貧困人口的傳染性疾病,改善全球健康。
為進一步加強GHDDI的藥物研發能力,蓋茨基金會承諾未來五年向GHDDI提供五千萬美元(約合四億澳門元)捐贈,北京市政府承諾提供同等規模的資金支援,清華大學也將繼續在科研平台建設與共用、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支持GHDDI發展。
在訪問GHDDI期間,蓋茨發表了題為《以創新之力,應對全球挑戰》的演講。
在演講中,蓋茨表示,科技創新可以幫助世界加速進步並應對當下最嚴峻的挑戰,而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集合全球智慧、經驗與專長。蓋茨基金會正與中國夥伴攜手,為建設一個人人都有機會過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未來貢獻力量。
微軟創始人蓋茨近日接受中新社旗下《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表示,“智能輔導系統將有助於確定個人獨特的學習需求,並通過大規模的應用來結束過去‘一刀切’的教育方式。”
期待探索AI機遇
他預計,人工智能(AI)的發展,將作用在教育方式改變、醫學突破、應對氣候變化等多個領域。蓋茨表示,“我們期待探索AI帶來的機遇,幫助人類克服迄今為止難以應對的挑戰。我們必須看到,僅憑市場的力量,不會自然而然生產出能夠幫助最貧困人口的AI產品和服務;因此,政府和慈善機構有責任確保使用AI來減少不平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