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視參選港姐為工具
捱過三年疫情,今年的港姐選舉終於再有外景拍攝,原則上所有人都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佳麗們能外遊固然開心,而觀眾們亦可以欣賞到靚人靚景;然而之所以要用上“原則上”這幾個字,是因為主辦方、亦即TVB未必會真覺得高興,事關隨着復常,多了內地網紅參選,而這些網紅在首輪面試過後紛紛在社交網大數TVB的不是。
不管是不是參選港姐的人,都應該很明白入圍與否的決定權在於TVB,所以於正常情況而言,參賽者若想順利入圍,即使未能得到歡心,但也不應惹得主辦方不滿。
然而,偏偏有不止一位參賽者僅在首輪面試過後就開始在網上爆料式投訴,指選港姐如選特種兵,如禁用手機及未有提供飲食等等。雖說投訴言之有物,但如此一來難免似落了TVB的顏臉,入圍機會自然大減。畢竟TVB都怕該網紅假若入圍,會再度爆料,力數不是,直似當年有周刊派臥底選港姐爆內幕一樣;甚至更會質疑有人會不會是為了提高個人知名度才參選港姐,將選港姐視作提升人氣的工具。
此外,亦有參賽者表明接受不了港姐的合約條款而退賽,因為在那逾百頁的合約中列明,只要入選總決賽就要跟TVB簽約五年,即使未能入選總決賽亦需要被限制娛樂板塊活動半年——其實簽約五年並不可怕,只是薪酬方面可能才是最嚇人,再者有沒有工作又不是一個小小的藝員能夠話事,真箇有可能做足五年依然只有底薪。
有時也不太明白TVB為甚麼仍然堅持每年選港姐,誰都知道TVB已經員工過多,惟每年仍有許多的新人加入,又得不到大力的栽培,論知名度更連“AMM一姐”阿儀都不如,算是經濟學上的“劣幣驅逐良幣”的例證。
娛 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