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五
2023年06月23日
第C08版:小說
澳門虛擬圖書館

瞎子又摸象

瞎子又摸象

很多去過四川的人都參觀過三星堆博物館,而較少人知道

金沙遺址博物館。金沙遺址是數千年前三星堆文化後期,古

蜀民移居成都平原留下來的遺跡。博物館內除了不少

與中原文化不一樣的文物之外,其中一個角落竟

散佈着一大堆象牙。象牙埋在一起,

像是個專門打造的寶藏。

我訪問成都已經好多次了,每次都是應好朋友小殷的邀請。小殷是我研究生院的同學,我們是同門師兄弟,受業於同一位導師,他博士論文的研究題目是植物抽取出來的藥物對肝和腎臟功能的影響,我的研究題目卻是植物藥對循環系統的作用,所以我們常常合作。實驗時,小鼠給藥後,他拿肝腎,我取心臟,各自做組織形態、結構、生化和免疫組化的檢測。

不但如此,我們也共用一間辦公室,有空時兩人便古往今來地聊天,從科學、哲學,到宗教、歷史、政治等,無所不談。有時辯論起來證據不足,還各自到圖書館搜集資料,回來再繼續討論。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生活的社會和教育背景不同,對事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但討論時推心置腹,各抒己見,談得特別開心。

假期時,我們也常常一起從波士頓開車到紐約、華盛頓、費城等地方玩,有一次還到東北幾個州看深秋漫天的紅葉。小殷博學多聞、思維敏銳、心胸開闊、個性直爽,又愛開玩笑,真是個難得的“思之無涯,言之滑稽,心靈無羈絆”的好朋友。

畢業後,我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工作,一方面負責審批新藥,另一方面繼續從事研究。過去多年來,美國獲准上市的新藥大約有四成來自於植物成分和它們的衍生物。植物藥的科學驗證正是我的專長,所以工作起來得心應手,頗有成就感。小殷的工作也非常順利,他當了博士後研究員幾年,便受聘回老家成都任職教授,而且因為年輕有為,工作出色,很快便成了植物藥在肝臟毒理學的國際權威,還升遷為研究生院院長。我們在學術上仍然繼續合作。互相交流訪問,加上國際科研會議,年年見面起碼兩三次。這次邀請我回來的主要原因是,要我在他學校開學典禮上當主旨發言人。

開學禮明天才舉行,今天正好乘機鬆弛一下,所以殷院長特地帶我參觀了金沙遺址。傍晚我們就在橫架於錦江上的廊橋餐廳晚飯:幾碟小家碧玉般的蓉菜小炒, 精緻細膩得如竹林清溪;一瓶綿軟甘冽、醇厚豐滿的“劍南春”,果然是“三日開瓮香滿城”,加上九月初晚上江面吹來的細細微風,實在是人生美事。兩個老友自然就興高采烈地笑語連連、天南地北起來。

我們東拉西扯,從藥用植物的最新藥理和毒理研究,到傳統中醫中藥的大力推展,到古老文明的潛在智慧,到金沙文化的風格特色等等……我忽然想起了博物館裡的象牙,心血來潮地說,想不到古老的四川竟然會有這麼多大象。

殷院長對四川的歷史瞭如指掌,笑着說:“巴蜀地區的大象其實很早就已經有文獻記載,你聽過《山海經》的《海內南經》說‘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嗎?”

我夾着蒸酥肉的筷子不禁停在半空,笑着說:“蛇食象?好厲害的蛇!”

他微笑地半搖搖頭,根本不理會我的隨口回應,繼續接着說:“考古學界推斷,三千年前的成都平原一早就有大象出沒,只是早期蜀地的人口本來就稀疏,況且當時的部族大部分都居住在岷山山上,而大象卻主要在平原邊沿的森林中活動,很少和人接觸,所以人們對大象毫不熟悉。但因為山地生活十分艱苦,對農耕和養蠶事業的發展也都十分不利。後來,古蜀國的開國國主蠶叢氏,聽說山南面的平原地勢開闊,沃野千里,於是就率領部族從岷山遷徙入成都平原。”

“所以巴山蜀水的人們就開始和象群打交道了吧?” 我問。

他從小瓷杯中啜了一口:“是的。根據《華陽國志》裡面的《蜀志》記載‘蜀民伐林,始擾象’。”

說完之後,他若有所思,話鋒忽然一轉,說:“你當然知道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

我點點頭回答:“意思是對事物只作片面的觀察,不花時間仔細全面探討便妄下定論、以偏概全。我們往往把它說成錯誤的求知方法。”

他接着說:“典故的出處可能就是這個時候古蜀民和大象交往的一段小插曲,但是寓言故事只說了一半,還有很重要的另一半,卻很少人知道。”

我側起了頭,揚起了眉毛,瞪大了眼睛,不自覺地連剛剛放進嘴裏的燈影牛肉也忘記了咀嚼,不太耐心地等着。

殷院長說:“當人們不斷開闢山林時,自然而然地就會侵犯到各種動植物的生存空間,其中也包括了大象。古蜀民偶然在林中看到從來未見過的巨大腳印,還以為是傳說中或想像中的猛獸,害怕得很。於是有人提出要仔細追查這些腳印的來源,以便應對……”

我插嘴說:“很正確的科學態度。”

殷院長說:“人類要生存和繁衍,就必須對周遭事物有實事求是的認知。”

我當然舉手贊成。

故事繼續發展下去:“部落裡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決定委派一位德高望重、知識淵博的老師傅和他的徒弟去調查大腳印。”

我忍不住又插嘴問:“這兩人是瞎子嗎?”

小殷說:“他們雖然不是瞎子,但是擔心被猛獸看到,所以只敢在每個月的朔日,或者雲霧繚繞沒有月亮的晚上入林中探險。漆黑的夜幕加上濃密的山林,他們根本看不到四周的東西,基本上和瞎子沒有甚麼分別。”

“結果經過了好幾個月的艱苦探索,師傅和徒弟兩個人終於循着腳印,在森林裡遇到了大象。事實上他們只在朦朧中隱約地看到一團黑影,動物的具體形狀和模樣一點都看不清楚。他們進退兩難,躊躇了一會,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年輕人畢竟膽子比較大,而且也不太聰明,就躡手躡腳地走到黑影旁邊,輕輕地摸了大象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象本身就很溫順,而且天太黑,看不清楚周圍情況,也有點害怕,還是因為牠的皮很厚,觸覺不太靈敏,感覺不到皮膚上輕輕的觸摸,所以若無其事的動也不動。徒弟得手之後很高興,就靜悄悄的把師傅也拉到大象的身邊,讓他親自去觸摸。師傅摸到皺折粗糙像圓柱一樣的東西。粗大的圓柱和又圓又大的腳印完全脗合,肯定就是他們要找的動物。他非常興奮,抱着圓柱,忍不住叫了出來:原來這就是猛獸!大象被叫聲嚇了一跳,腿一蹭,就把抱着大腿的師傅遠遠踢開了……”

我笑着問:“甚麼古代文獻把故事描述得如此繪聲繪形?”

他笑着答:“少打岔!專心聽故事!”

然後繼續他的繪聲繪形:“大象還一面像吹號角一樣長長的嗥叫了一聲,一面像打雷一般轟隆隆地頓腳,把師徒兩個人嚇得連滾帶爬地跑回村中。”

“……雖然是嚇了一驚,在逃跑時也跌跌撞撞得灰頭土臉,傷痕纍纍,但德高望重、知識淵博的老師傅還是滿心歡喜,因為他不負眾望找出了動物的真相。他命徒弟把他對大象的知識刻在晾曬過清洗乾淨的骨片上,以便流傳後世。他口述,徒弟刻,一刻便刻了十多天,刻好的一大堆骨片,還整整齊齊地堆滿了土房靠西北的一個角落……”

我又忍不住問:“只摸到象腿一下,哪有這麼多的豐富資料可以刻劃?”

小殷說:“當時的習慣是在知道的東西上,藉着對整個宇宙淵博的知識,對世間事物深切的了解,還有豐富的想像、大膽的假設,加點鹽、加點醋,然後再拌上一些天地鬼神陰陽五行的調味料,便可以拼湊成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體系,讓後人讀起來津津有味,自然就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不單如此,老師傅還為動物起了個名字,叫牠做‘狚響’,意思就是吼聲響亮的猛獸。經過當地方言多年的輾轉相傳,便變成了‘狚象’,又再演變成現在的 ‘大象’了。”

“這就是瞎子摸象的出處?” 我問。

他又從小瓷杯中啜一口,說:“這是我們常聽到的寓言故事的出處。”

“……師傅對大象的具體描述現在已經失傳了,但大概把‘狚響’說成是聲若雷霆、聳立宇宙的圓柱狀猛獸,有驚天地、泣鬼神、通陰陽、動五行的能耐,嚇得蜀地的人們‘懼狚象,遠避之’,從此,不敢再探索大象的來龍去脈了。”

“大家對老師傅的詳細描述非常信任和尊崇,老師傅也就德更加高、望更加重了,最重要的是大家還一致贊成增加部族對他每年的供養。於是皆大歡喜,人們各自歸家,安居樂業。”

“但整個部族中唯獨有一人,對這個公認的見解存有懷疑,那就是年輕膽大的徒弟。他知道那天晚上師傅只摸了大象一下,怎麼回來之後便可以如此滔滔不絕、詳盡無比的長篇大論呢?不太聰明的他左思右想都想不明白,只好去問師傅這個問題。師傅有點不耐煩,回答說:為師博古通今,深明乾坤大道,自然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雖不中亦不遠矣!”

我一面添滿小殷的酒杯,一面搖搖頭笑着說:“多麼完美的邏輯!”

小殷夾了一塊清水豆腐、蘸了點香醋、放進嘴裏,細細地品嘗了一會,才慢條斯理地說下去:“儘管差不多兩千年之後才有人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道理,但我們不太聰明的徒弟一早便身體力行,他對師傅的說法心有不甘,決定自己再入山林中,希望能夠驗證老師的理念。”

“……長話短說,徒弟又花了許多個無眠的晚上,在森林中和大象有多次的接觸,大象本來就很溫柔良善,也已經習慣了這個年輕人的觸摸,知道他沒有傷害牠的意圖,便任由他從頭到尾隨意摸索。”

“徒弟把摸到大象體形的資料緊記在腦中,回到部族中告訴父老們,想要糾正師傅不完整的描述。但人們受了先入為主的影響,對他的新見解根本沒有太大興趣,有人還說:你們都是瞎子摸象,誰知道誰對誰錯?憑甚麼要信你?反正老師傅知識廣博、經驗豐富、德高望重,我們寧願相信他也不會相信你。又說:你怎麼知道你摸到的結果就是完整的呢?”

“……徒弟有口難辯,一方面很灰心大家對新知識的漠視,甚至敵視,另一方面也心想如何才能確定自己摸索出來的結果是正確的呢?他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認為必須不斷重複的探索,只有當多次重複得出的結果是一致、而且沒有矛盾的時候,才敢肯定它的正確性。”

“於是他又繼續摸大象,每次摸索完便立即把大象的形狀詳細地用碳條畫在羊革上。如此三番四次重複又重複地細細描繪,有時還需要修正以前的錯漏,最後得到一貫的結果之後,他才滿心歡喜地告訴父老們他摸象的心得,還告訴大家大象非常溫順,應該可以馴服來為部族工作,幫助部族的發展。可是和上次一樣,德高望重又再次戰勝了年少無知,根深蒂固的觀念也無法容得下嶄新創意的概念。人們還覺得徒弟特意和整個部族作對,存心擾亂部族完美平靜的生活,終於決定把他驅逐離家。”

“徒弟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樣的結果,唯有黯然地離開故鄉,漫無目的地朝着中原流浪,也不知過了多少日子,才輾轉走到了商丘,他還竭誠地將大象的知識介紹給當地的民眾。商丘的人對他的知識非常有興趣,之後經過他的協助,將大象馴服了,並且用作為軍事部隊的一部分,幫助了他們征服東方的部落。所以《呂氏春秋》的《古樂》中記錄了: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

我舉起了酒杯說:“呀!因此瞎子摸象本身並不是錯誤的求知方法,但重點是不能固步自封、以偏概全。如果能夠仔細摸索、不斷鑽研,摸象的瞎子也可以獲得深入而正確的知識。”

小殷也舉起酒杯:“來!乾了!”

∗ ∗ ∗

第二天,研究生院開學典禮上,面對着一群朝氣蓬勃、前程似錦的年輕人,我演說的主要內容就是我們應該尊重傳統的知識和其中的大膽假設,但不能奉若神明,更不能盲目地相信古書中的所有記載,必須不斷用科學方法小心求證、去蕪存菁。

驗證或推翻古人的說法是現代人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才能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否則古代的知識就會變成現代的迷信,古代的科學就會變成現代的玄學。所以我們一定要繼續摸象! 殷院長在台下一直微笑着點頭。

玉 豪

2023-06-23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71336.html 1 瞎子又摸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