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舊如舊延續城市印記
時代變遷,經濟發展,小漁港早已城市化,更是斐聲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但追憶過往,漁業曾經有過非常興盛的時期,造船業更是本澳歷史悠久的傳統工業,在過去經濟結構中佔有重要地位,曾是華南地區甚具規模的木質漁船建造中心。如今,造船業與神香、爆竹、火柴業的四大傳統行業,早已成為歷史。這些見證滄海桑田的舊有工業遺址,如同式微的傳統行業般荒廢多年。
人口、土地、城市發展等命題交織,令沉睡多年的工業遺址得以保育與活化。其中,因諸多因素拖沓多時的益隆炮竹廠得到重整活化的機會,並於去年底開放。路環荔枝碗船廠片區首階段的X11-X15區域經修復活化後,昨起啟用。然而,如同益隆炮竹廠,荔枝碗船廠片區的新貌同樣面臨近年活化個案的通病,未能完全體現“修舊如舊”的保育原則,亦缺乏昔日歷史文化的呈現與傳承,可謂“空有其形,不得其靈”。
毫無疑問,不論是益隆抑或荔枝碗的活化再用,城市增添了新的公共空間,增加了新的休憩設施,甚至多了新的“打卡”地標,對於居民和旅客,都是美事。但就工業遺址的保育與活化角度,可以做到更好。當局在處理失修多年、安全風險凸顯的文物或舊有建築的思維,離不開先拆除隱患,清理平整,這出發點當然沒有錯。但按照目前的工程技術與修復工藝,真的有需要絕對清拆?沒有值得保留的地方?又或舊有材料的處理上真的無法“修舊如舊”,盡量保持原味?既然是工業遺址,能否有更多造船或漁業的相關元素展示及呈現,讓居民和旅客都能領略曾經的工業痕跡、城市的經歷變化,書寫空間與城市間的關係,而非簡單的休憩場所、“打卡”熱點?
猶記得年前氹仔舊紗廠地段一度計劃改建成車胎公園,後來公園計劃擱置,舊紗廠早被拆得一乾二淨,留下是空蕩蕩的石屎地,彷彿紗廠從來沒有存在過。這種“活化”思路,拆破除危,平整土地不留衛生死角,進而建休憩區、造公園,的確快見效、贏一時掌聲,但沒了內涵、沒了城市印記、沒了心。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