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只在汝心頭
——禪意宣紙油畫《十八羅漢》
篤信佛教的澳門畫家蘇法融(本名蘇民)曾發願為十座寺廟繪製壁畫,他的第一幅作品是為澳門菩提園繪製《十二圓覺圖》。之後,他於二○○九年為四川什邡馬祖羅漢寺大雄寶殿創作油畫壁畫《一百零八羅漢》組畫,後又應廣州大佛寺住持耀智大和尚之邀,完成油畫《荷花觀音》贈予佛教寺院。此後,他又繪製了觀世音像,並燒成瓷版贈予澳門永善蓮苑及普濟禪院。
二○一五年,他創作了高九十公分、寬二點八六米的宣紙油畫《十八羅漢》。完成創作後,於佛山燒製成大型瓷板畫,分贈廣東順德的覺妙淨院、六祖惠能故鄉,廣東新興的千年龍華古寺以及江蘇常州的菩提寺、江蘇句容的菩提寺,該菩提寺同時也收藏了蘇法融的《西方三聖》。
二○二一年,澳門郵電局提議,將蘇法融創作的《十八羅漢》設計成郵票發行。二○二二年,對原作稍作修改後,澳門郵政局以澳門畫家蘇法融創作的宣紙油畫《十八羅漢》為原型,發行了《十八羅漢》小版張和長卷。將十八羅漢的十八張郵票設計成一個近六十公分長的長卷,這是澳門郵票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形式,在國際上也屬少見。這批郵票只限量發行了一萬套長卷,另十五萬套小版張。兩類套郵票共十六萬套於二○二二年十二月一日發行,翌日即售罄。由於當時是新冠肺炎疾病的管控期,人流量受控,郵票能夠兩天售罄,也是一個奇蹟。
此套郵票設計精良。其中長卷將十八幀郵票橫展於長條幅中,頗具氣勢,既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又有收藏價值。蘇法融已有多件作品被澳門郵政局作為郵品發行,如他創作的觀世音菩薩系列、釋迦牟尼佛誕生系列等,廣受集郵愛好者的歡迎,一“票”難求。而去年發行的這套《十八羅漢》郵品同樣受到追捧。
宣紙油畫《十八羅漢》畫面用色簡潔、明快、樸素,淡雅中不乏豐富卻有序的變化。背景以芭蕉、楊柳、山石等襯托,加之獅、龍、虎、鹿、象穿插其間。作品線條簡練、疏密有致且流暢有力,人物、服飾、場景的各種質地變化表現亦十分生動。既有傳統中國佛教繪畫的元素,又兼具現代氣質,格調不凡。
除了藝術上的追求,在羅漢的服裝、姿態、神情等方面,作者也極具用心,收集了很多資料,以求更準確地刻劃出每一尊羅漢。羅漢以傳統的出家比丘形象出現,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儀態輕鬆有之,正襟端坐有之,每位羅漢既自成一格,又前後有關聯,充分展現了作者非凡的想像與創造力,也精確地刻劃出每尊羅漢的智慧、果位與德行。繪畫的同時,心中充滿敬畏。在談到藝術時,蘇法融曾言:
“我酷愛繪畫,又信仰佛教,以繪畫表達我對佛的理解和崇敬,藉繪畫與人交流學佛的體會,用畫弘揚佛法,信仰與愛好的結合,使我總是滿心歡喜,認真恭敬地去從事創作。因為要表現高深的佛法,某些繪畫技法須有更高的要求。佛法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裡的‘色’指的是事物或形體)所以,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追求有和無之間,追求清靜、放下,追求空靈、大智。淨空法師為我的畫作題字:‘水色山光皆禪意,花香鳥語是道情。’對我的繪畫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畫菩薩要有佛性,花鳥山水也要畫出佛性。”
發願畫十幅壁畫的蘇法融仍在踐行中。在追求藝術與佛法的道路上,相信他定能走得更遠。
文:唯 明
畫:蘇法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