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旅遊+扶持文創產業
近年,全球各地力推文化及創意產業發展,打造城市文化創意氛圍,為經濟進一步帶來效益。本澳正積極推動文創產業發展步伐,冀與旅遊業並肩前行,共同開拓市場。
過去三年,旅遊業首當其衝受疫情衝擊,依賴旅遊市場的文創產業難獨善其身。不少業者當初受政策吸引,懷着滿腔熱情進場,無奈遭疫情洗禮。儘管有政策支持,奈何旅客銳減,生意一落千丈,部分業者損手離場。疫後,本澳旅遊業復甦步伐超預期,周邊行業生意加快回暖,文創業界可抓緊機遇,朝“旅遊+文創”方向發展,找回一席之地。
過去受防疫措施限制,不少與文創相關的活動規模縮減甚至停辦。疫措鬆綁,被壓抑的文創消費意慾重新釋放。如今社團、商會、旅遊景區、商業綜合體紛紛推出創意活動、IP藝術產品、藝文演出,並透過跨界合作,讓文創產業重煥生機。
政府着力推進文創與旅遊融合發展,雙劍合璧,提升城市底藴。例如今年關前薈以貓咪為主題,打造全新IP形象,吸引居民和旅客,並結合創新科技打卡裝置,提高街區魅力。該區的文化氛圍相對成熟,不時有市集活動舉行,為文創業界提供展示產品的機會。又如荔枝碗船廠片區經活化後,最近正式啟用,片區串聯路環舊市區周邊豐富的文旅資源,並設有專題展覽、特色市集、藝遊人駐場演出及工作坊等。
結合“旅遊+文創”元素打造景點名片,注入新鮮感,旅客或居民均樂於在節假日到訪,無形中為文創業界搭建起恆常的展示交流平台。
本澳文創產業發展要邁向成熟,漫漫長路,故更須先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讓業界看到願景,提升獲得感,形成市場良性循環。當中可透過不同展覽活動、商務洽談等為業界爭取拓展機會,鼓勵“走出去”,提高產品知名度,亦可加深區域合作,豐富文創產品內容。多管齊下,全方位帶動產業上下游發展,推動文創市場,優化產業結構多元。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