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擬探建房屋養老金制度
【中新社北京電】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日前會見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一行,就深化政銀合作、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交流時指出,要為民眾建造好房子,提高住房品質,探索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
有分析認為,此舉傳遞出三大信號:
存量時代重社區維護
其一,中國房地產市場已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在房地產市場增量時代,住建部門的任務是通過建設更多的房子,解決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急劇擴張的住房需求。到存量時代,住建部門的新任務是如何維護好房子,這需要金融資源支撐,從過去提供增量開發貸、按揭貸,轉到房屋和社區維護,即房屋養老金。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認為,當前全國重點城市邁入存量房時代,存量房屋安全隱患問題日漸突出,如牆體結構安全隱患、屋面滲漏、外牆脫落、設施設備老化等。鑒於存量房規模龐大,現有住宅專項維修基金遠不能滿足需求,市場亟需建立完善的制度,為老舊房子提供“養老保障”。
解房屋維護資金缺口
其二,房屋養老金制度有助解決房屋維護資金缺口。
房屋養老金制度並非首次提出。二二年五月,住建部部署開展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指出要研究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更好解決既有房屋維修資金來源問題。同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完善房屋質量安全強制性標準,研究建立房屋定期體檢、房屋養老金和房屋質量保險等制度。
針對資金來源問題,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目前已有專家或城市開始探索或提出建議。如寧波把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簡稱為“房屋養老金”。此外,有人建議,從當年土地出讓收入(地價款)或淨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作房屋養老金。
探索房產行業新模式
其三,房屋養老金制度是房地產行業新模式的重要探索,或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業內專家認為,房屋養老金制度與城市更新、數字化轉型等是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重要探索方向。
嚴躍進指出,房屋養老金制度的建立也創造許多新的商業機會,對物業公司、中介機構、保險機構、金融機構和建築企業等來說,可能意味着新的發展機遇和增長空間。
房產佔城鎮居民家庭資產六成。李宇嘉認為,未來房屋性能能否維護好,不僅關係到居住的舒適性,還關乎中國能否更好地適應老齡化時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