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諮詢結束
聚賢同心冀着力本地人才培養
【本報消息】《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二四至二○二八)》公開諮詢昨日結束,聚賢同心協會日前假工聯大廈舉行特別會議,圍繞有關規劃展開討論,經聽取綜合意見後於限期前向當局提交了意見書。
聚賢同心協會會長王國英肯定特區政府制訂產業發展框架,相信有助更好作出部署融入國家發展,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目標。協會期望能進一步細化工作及制訂具體指標,以及在產業發展進程中,完善城市基礎建設、優化公共行政效率,締造良好營商環境,並注重人才培養及人才轉型工作,為“1+4”產業發展儲備足夠的人資,讓本地人能參與建設。
新舊產業聯動發展
有與會者表示,樂見特區政府對於產業發展路徑有具體方向和目標,建議能有更細緻的落實方案和清晰指標,以動態掌握實際執行情況。又建議在原已發展成熟的行業如旅遊業、會議展覽業的基礎上,持續深耕國際市場,推動更多國際展會落戶澳門,擴大覆蓋面,打響澳門會展品牌。
同時,是次《規劃》以“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為澳門經濟發展的一大原則,期望政府能一一疏理產業內外新舊發展的客觀情況,適時推出政策支持傳統產業引入“1+4”,助力轉型升級,並扶持新興產業發展,讓新舊產業可以一起“動起來”,最終實現市場化,真正做到市場力量主導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是,政府應及早優化跨部門協作機制,釐清責任歸屬,以免繁複的行政程序和跨部門協調問題窒礙產業發展。
構建人才培養體系
另有不少與會者留意到,現時全球消費模式產生巨大改變,本澳不少行業及人力資源亟待轉型,冀能跟上社會變革步伐;再者,隨着“1+4”多元產業發展,可預料特區的經濟社會結構將出現重大變化,如何培養本地人才以更好地銜接經濟轉型,填補產業發展的人才空白,以及推動中高齡人士、非技術人士橫向流動,適應時代發展,這是政府應重視的問題。對此,冀特區政府能夠真正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在《規劃》正式文本或其他配套政策中,就人才培養及人才轉型方面多加着墨。
激勵澳人技能升級
理事長梁孫旭總結指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符合國家要求、特區需要的目標,而產業發展涉及政府政策、投資環境、城市基礎建設、公共行政效率、財力、人力條件等,期望特區政府着力完善和優化各個部分,深化跨部門協調機制。同時,協會亦關注人才培養,期望政府未來能制訂引導及激勵機制,既從根本上培養人才,亦協助本澳居民技能升級轉型,乘上產業發展快車,提高澳門居民對經濟適度多元的參與度,助力“1+4”產業尤其是“旅遊+”做優做精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