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合作潛力 加強優勢互補
中總赴江門參訪促澳產業多元
“澳門中華總商會慶祝成立一百一十周年——融入灣區·共商發展參訪團”今日啟動為期兩日的江門、珠海之旅,並率先拜訪江門市委統戰部和市工商聯。參訪團團長、中總常務理事兼工商事務部部長何敬麟指出,江澳有着特殊的血脈親情,此行冀深挖兩地合作潛力,加強優勢互補,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江門二十六日電)
本報記者 古楨輝 報道
參訪團由中聯辦協調部副處長馮明才、中總副理事長劉藝良任顧問,何敬麟任團長,中總常務理事兼工商事務部副部長馮健富、林家偉任副團長,團員包括李居仁、謝家銘、譚繼祖、賀培浩、吳迪恆、吳華威、林偉權、吳民豪、歐家威、鍾寧等。參訪團中午抵達江門,並拜訪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韓志勇、副部長吳少強。
何敬麟指出,今年適逢中總成立一百一十周年,為更好推動本澳疫後經濟恢復和產業適度多元,該會先後組織多批考察團前往大灣區不同城市考察,認識各地產業優勢和定位,尋找合作的契合點,推動澳門更好融入灣區。
他指出,“每三個澳門人就有一人來自江門”的澳門民間俗語,道出江澳兩地的濃濃血脈,更是江澳合作的“先天優勢”。作為廣東傳統工業大市,江門雄厚的製造業基礎、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土地開發後勁足,為兩地攜手推進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和江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大機遇。
韓志勇表示,長期以來,在澳江門籍鄉親通過多種形式支持家鄉發展。強調江門擁有大灣區不多見的空間優勢、百年工業城市的產業基礎優勢、放眼全國都少有的僑務資源優勢等,目前還乘勢而為,加快推動“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一系列“縫合”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重大交通設施加快建設,為江澳合作帶來新契機。
並為兩地合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發揮澳門擁有兩大國家級實驗室的優勢,吸納更多國際和澳門科創人才、高端科研設備等落地江門,推動科研合作。二是發揮江門土地空間優勢,帶動更多澳門製造產業落戶江門,打造新的生產基地、物流基地。三是加強江澳金融合作,為江門實體經濟引入更多“金融活水”。
下午,參訪團與江門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曾錦俊,市工商聯副主席洪燕南、劉飛鴻,市總商會副會長林安江等座談交流,探討產業合作新方向。
曾錦俊提及,江門是全國首個與澳門簽訂金融合作協議的地級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江澳金融合作累計發生資金逾二千三百億元人民幣,為當地產業發展帶來大量低成本的貸款資金。江門力爭今年完成工業投資超一千億元,需要更多金融支持,為兩地金融業更緊密合作提供更大機遇。
座談會上,雙方還圍繞食品、電動摩托車、小家電、貨運物流、高科技等產業合作建言獻策,並建議江門產品利用澳門的平台優勢,開拓葡語系國家級“一帶一路”國家市場。
下午,參訪團還參觀澳資企業——澳新食品有限公司,並體驗手工製作月餅。據介紹,該公司現有廠房逾六萬平方米,擁有“十月初五”手信品牌,現正致力傳承澳門古法制餅工藝,配合現代技術,打響澳門餅食手信的品牌。晚上,劉藝良還宴請參訪團成員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