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秘密大營救圖文展京開幕
【中新社北京十二日電】“危難中的情誼——省港秘密大營救”圖文展十二日在北京開幕。展覽分為“群賢畢至”、“虎口脫險”、“浴火重生”等六個部分,總計展出二百七十餘張歷史照片和兩萬多字說明。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侵佔香港,大批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被困香港。在時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周恩來的指示下,粵港兩地共產黨組織及東江抗日游擊隊迅速開展了歷時十一個月的秘密營救工作,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等八百餘人獲救,創造了“省港秘密大營救”奇蹟。
展出大量珍貴照片
該展以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文字叙述,再現了這段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歷史。開幕式當天,四十餘位大營救參與者後代及被營救者後代到場觀展。
“大營救奇蹟般的勝利不是天賜的幸運,而是許多中共黨員、游擊隊戰士和革命群眾的付出與犧牲換來的。”作為展覽主辦方之一,廣州市東江縱隊研究會會長黃彥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大營救的勝利保存了中華民族的文脈,被營救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為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真實的歷史是最感人的。如今重溫這一壯舉,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到團結一致、無私奉獻的重要性,學習先輩們攻堅克難、不畏犧牲的精神。”黃彥輝說。
周恩來部署大營救
大營救領導人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在開幕式發言中講述了周恩來部署大營救工作的過程。“整個營救期間,伯父殫精竭慮,廢寢忘食,力求萬無一失。伯父曾囑咐秘書,如有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曾生的東江游擊隊、香港或廣東地下黨的電報,不得延誤,直接送他,即使睡了也要立刻叫醒他。”周秉德說。
“祖父是走西線水路乘小艇,經澳門、柳州回到桂林。他多次讚揚東江戰士的果敢勇猛,並寫下《香港淪陷前後》、《走險記》兩篇長文。祖父曾說,大營救表明了黨中央、南方局對知識分子的關懷,是真正的肝膽相照、生死與共。”被營救文化名人夏衍的孫女沈芸說,當代人更應感念先輩們危難中的情誼,牢記歷史,傳承精神,擔負起時代使命與責任。
據悉,該展由廣州市東江縱隊研究會、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等十餘個單位聯合舉辦,展出將持續至十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