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1月21日
第D08版:學生報
澳門虛擬圖書館

六〇年代澳門花市

議事亭前地(圖片來源:澳門文化遺產)

逛花市 (圖片來源:澳門記憶)

幽香撲鼻的水仙吸引了逛年宵市場的女士(圖片來源:澳門記憶)

一九六〇年議事亭前地的仁慈堂與龍記酒家 (圖片來源:carousell)

六〇年代澳門花市

迎春花市是廣府地區春節的傳統民俗,當天各家各戶闔家團圓,逛街相約看花市,洋溢着幸褔快樂的氣氛。

花市文化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根據南粵先賢屈大均在《廣東新語》所記載:“珠江南岸有村曰莊頭,周里許,悉種素馨,亦曰花田。”可見當時珠江南岸盛行種花,因此珠江一帶被稱為花洲。並且當時大部分居民以花為業,花農採摘鮮花,花販透通廣州五仙門渡口過江上岸,賣花姑娘到老城門下出售,漸漸地形成了花市,故有花洲古渡之說,成為珠江地區獨特的風光。

以往澳門的年宵花市一直都設在議事亭前地,二〇〇七年塔石廣場完成改善工程後,才遷到了現址。根據一九六〇年的新聞報道,澳門的迎春花市於年廿七正式開檔。花卉種類繁多,琳琅滿目,大多來自珠江一帶。

其中桃花、吊鐘花檔擺設於龍記酒家及利斯大厦旁。桃花是最受歡迎的花種。當年桃花大多來自廣州及肇慶鼎湖,仍有小部分桃花來源於香港。據花販介紹,年前提早盛開的桃花,每株可賣四或五元,要是花期在年三十晚或年初的桃花,售價可達三、四十元,當時老師的月薪大約為八十元左右。桃花、吊鐘花主要由商戶購買,取其花開富貴之意,以作賀歲點綴。

盆花檔位於在郵電廳前,售賣水仙、金橘、四季桔等盆花。散花檔在市政廳前對開,環繞葡人美士基打銅像(今噴水池),售賣菊花、鷄冠、翠雀、芍藥、劍蘭、玫瑰等花卉。貨源大多來自廣州,亦有來自中山石岐、珠海灣仔一帶。顧客則以普通家庭為主。

迎春花市歷史源遠流長,作為嶺南地區具有特色意義的民俗活動,反映出珠三角地區的人民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莊少齊

2023-11-21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莊少齊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02811.html 1 六〇年代澳門花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