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生角色的期待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員將新生嬰兒房的女嬰穿上了粉藍色的外衣,男嬰穿上了粉紅色的外衣,邀請一群人觀察嬰兒的行為表現,但他們並不知道嬰兒的真實性別。一段時間後,觀察者普遍反映穿粉藍色外衣的嬰兒活潑好動,而穿粉紅色外衣的嬰兒較為文靜,能安靜地睡覺不受干擾。另一個實驗,研究員將一群成績相若的學生分成兩班,並分別告訴兩個老師,A班是資優生,B班是普通生,希望老師能盡力提升學生的成績。最終被暗示為資優生的A班平均成績高過B班。研究員仔細分析教學過程,發現A班老師上課時總是充滿能量,鼓勵學生積極發問,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潛力學得更多,提供更多的課外練習,相較B班的老師雖然也很努力教學,但學生的成績就沒有明顯上升。各位讀者,從上面的實驗你看到什麼端倪嗎?
社會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在家裡是父親、長子、媳婦,在工作上是新人、會計師,還可能擔當其他角色,例如某社團成員、信徒、義工等等。每一個角色都有一些代表性的特徵,例如會計師做事嚴謹,對數字敏感;義工充滿愛心,不怕吃虧;信徒善良不作惡。社會還附加各種角色專屬的特徵及功能,這些社會的期待,也會催促角色中的人盡量進入這些形象中。因為社會期待會計師要嚴謹,身為會計師也會認為自己不可以粗心,所以很謹慎檢查文件;我們也希望自己真的是充滿愛心的人,而不是只有當義工的時候才有愛心。這些期待,看起來理所當然,甚至形成團體認同感及倫理價值,當事人以擁有這個角色為榮。
然而,某些角色的刻板印象不僅有歧視成分,也會限制潛能的發展,甚至扭曲個人成長。例如婚後的女性應該負責家庭事務;地盤工人的文化水平較低;服務業應該總是保持笑容。為了突破這些社會加之於角色的限制,人們發展出不同的應變方法,有些人會嘗試顛覆社會對角色的期待,例如有些女生參加傳統界定為男性的活動或職業,如玩拳擊、擔任司機;也有些人選擇退隱,盡可能減少自己受角色期待的限制,這兩種方法都需要勇氣跳出原本生活的框框。我們還可以嘗試:一、切割各個角色,在公司是主管,回到家裡是兒子,不會把管理公司的態度帶回家;二、刻意與各個角色保持心理距離,當穿起制服(在某個角色中)就扮演符合角色期待的任務,一旦脫下制服,就可以回到自己的本性,就好像演員會努力演好某個角色,但戲劇結束後他就可以回到自己的生活。
回頭思考前面的故事,嬰兒是活潑或文靜與穿什麼顏色的衣服無關,卻是觀察者自己附加給對方的想像;相同能力的學生,因老師的期望不同,卻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潛力。
時間過得真快,春節又臨近。新春期間是親戚朋友相聚的日子,親友往往也是賦予你角色任務及期望的重要人物,但你是否認同親友對你的角色的期望?如果你不認同,除了避開不談,還可以嘗試與他人的期待保持心理距離,因為你的親友可能也在擔當他教導及提攜後輩的角色,只要我們心裡知道自己的本性及初衷,又何須計較別人的期待呢!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