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天巷路狹窄 交通燈配時不足
下環街分流廢武功
【本報消息】下環街近河邊新街路段、如意巷前日起改爲無出口道路(下環街車輛不能直往媽閣方向),車輛須經沙井天巷駛往河邊新街,臨時交管措施實施至六月下旬。昨日是首個工作日,於上下班高峰行車緩慢。有駕駛者表示,為免影響出行會預留較多時間。
輕微意外隨時癱瘓
內港南雨水泵站工程已晉高峰施工階段,為配合工程推進,當局實施上述臨時交通措施,並於河邊新街與沙井天巷交界及航海學校附近增設臨時交通燈,保障車輛及行人安全。同時,鹹魚街往河邊新街出口亦封閉交通至三月中旬,周邊新大廈會配合施工。
下環街原是分流河邊新街車輛的道路,很多到下環街市買菜或區內居民,均會取道下環街到河邊新街,再往媽閣或司打口方向。旣順道亦可避開河邊新街的車流。加上附近有學校,故每到上放學、上下班時段,該街道常見車水馬龍。前日起封閉下環街與河邊新街交界的路口後,車輛須經沙井天巷往河邊新街。相對於下環街在出口處可雙線行車,沙井天巷則狹窄,僅容一車通行。倘一旦發生交通意外,即使是輕微碰撞,也會令整條下環街堵塞。兼且現場所見,沙井天巷出河邊新街的臨時交通燈配時不足,更加重下環街的堵塞。
增掉頭處分流車輛
昨日所見,下環街經沙井天巷駛往河邊新街的車輛較多。有駕駛者指出,交通燈綠燈時間較短,每次只能通過幾輛車,等候轉出河邊新街需時較長。
亦有駕駛者表示,河邊新街是上下班必經之路,內港南工程已有一段時間,經常改道、限制交通帶來不便。尤其上下班高峰時段,擔心塞車更嚴峻。另外,頻繁工程導致路面凹凸不平,威脅電單車駕駛者的安全,希望當局重視並改善。
因應司打口一段工程,車輛須駛至河邊新街近下環街路段掉頭。有居民擔心,若掉頭往司打口的車輛較多,因車道較窄,會嚴重阻礙後面往媽閣方向的車輛。認為要增加迴旋處,加大分流。
呼籲人車互諒互讓
因應工程,巴士停靠站點亦有調整。“河邊新街/下環”巴士站二月廿五日起臨時停用,於新福花園對出設置臨時站,供相關路線停靠。“河邊新街/凱泉灣”站恢復運作。因應“河邊新街/媽閣”站亦會暫停使用,相關路線也改停“河邊新街/凱泉灣”巴士站。
交通事務局呼籲,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是項重大且具迫切性工程,期間路面收窄,現場交通路況變得複雜。期望駕駛者和行人保持耐性,互諒互讓或繞路,安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