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4年02月27日
第B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元宵之夜

元宵之夜

元宵,適逢周末,又是春節最後的一場煙花,良辰穀旦,花月良宵。雖然乍暖還寒,畢竟還是一年一度的佳節。

幾位老友相約飯聚,到處滿座,慨嘆搵食艱難。幸好老友面大,這頓飯有了着落,而且佳肴美酒,大快朵頣。先是端上一碟叉燒,再來一味白斬雞,這兩道肴饌看來極其平凡,所謂“燒肉雞”這種“例牌菜”也,但經名廚之手炮製,便成“神仙放屁”,不同凡響。叉燒肥而不膩,排列於一個西式的平底碟上,數量不多,每人兩件起三件止,令人有“不足”的美感,蓋多則濫矣。寧缺勿濫,此之謂也。

至於雞,是薑葱醮白斬雞,望之平平無奇,但正如某食家名句說的:“食雞有雞味。”如此佳肴,是誰人點的菜式?點菜,粵語通常曰“叫餸”,於是我問:“這雞是誰叫的?”就是這句話有語病,“叫雞”等同“召妓”。罪過!不過我老矣,返老還童,童言無忌。

叫雞,我國有個專有的動詞,曰:“喌”,這個字等同於“祝”。呼雞曰“祝祝”,或喌喌。《說文》:“呼雞重言之,从吅,州聲,讀若祝。”劉向《說苑 · 尊賢》:“衛君問於田讓曰:‘寡人封侯盡千里之地,賞賜盡御府繒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讓對曰:‘君之賞賜,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誅罰,不可以理避也,猶舉杖而呼狗,張弓而祝雞矣,雖有香餌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

讀了《說苑》這段文字,以後不再“叫雞”了。不,應是不再說“叫雞”一詞,說是“祝雞”,免得尷尬,宜愼之!

冬春軒

2024-02-27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21983.html 1 (筆雯集)元宵之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