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 頭
“五 · 一”休假遇天雨,宅家翻看櫥櫃,見麵粉及酵母,心血來潮,決定動手發麵蒸饅頭。
時前偶有做過饅頭,為此曾向高手討教,幾番實踐,授得幾分真傳。說幹就幹,把適量酵母、白糖、雞蛋、黃油、牛奶加入中筋麵粉裡,用長筷攪勻至起絮狀(若不用牛奶,則麵粉與水按二比一調配),用手揉搓至成型放入容器內,蓋上保鮮膜靜置發酵。片刻鐘後見麵發起,將麵糰再次揉搓,隨後二次發酵。當麵已徹底發好,取出放案板上,邊戧麵邊反覆揉搓,隨後將麵糰分切成小塊,根據喜好造型。鍋中放入足量水,饅頭冷水下鍋,水開後蒸十餘分鐘,熄火後靜置幾分鐘再揭蓋,這一點很重要,可防饅頭塌陷。蒸好的饅頭,形如凝脂,狀似軟玉,飽滿豐腴,香暄俱全。
勞動使人快樂,是日應節,滿滿的成就感。
饅頭一詞最早見於晉代,時稱曼頭,大約在宋代方作饅頭。也有人說是由蠻頭而來。又有人認為饅頭脫胎自蒸餅、麵起餅、炊餅或籠餅,皆因華夏早期麵食統稱作餅。由於發酵工藝的出現,後來的餅製作採用麵糰的發酵工藝,蒸餅漸趨於當今營養豐富,健脾養胃的饅頭。
饅頭早期的功能主要用於祭祀,西晉《祭法》中有“春祀用饅頭”之說,至今發展為具有特殊用意的年節禮品。我國北方春節敬神供品或祭品中常見饅頭;信眾禮佛也供祀饅頭。由此可見饅頭經歷“敬神”到“為人”的蛻變。
饅頭同時促進了國際與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維吾爾語聽manta;哈薩克斯坦語聞manti;日本有中華饅頭manju,即包子。
從語言角度看,饅頭原意表一種有餡汽蒸麵食,接近現在的包子。而饅頭用以指包子之古義,已在普通話及東北方言中消失,卻仍留存於吳地方言中。當今上海人口中的小饅頭,生煎饅頭,其實就是包子。無餡實心饅頭約在明清時才出現。見《儒林外史》第二回:“廚子捧出湯點來,一大盤實心饅頭,一大盤油煎的槓子火燒。”
泱泱中華,地域廣闊,語言差異客觀存在。饅頭,包子,蒸餅在概念上存有交叉,混亂及歧義,也自然不過。饅頭的前世今生,須追溯華夏小麥栽培、加工、蒸製炊具及發酵麵食品工藝發展歷史。四千多年前,新疆已經種植小麥,秦漢及中原,自西漢時長江流域已見小麥蹤跡。小麥製食品經歷粒食至粉食過程,饅頭即為粉食的重要形式。汽蒸方法及炊具是東方特有的食物製作技術,饅頭起源與其密不可分。新石器時代的陶甑,西周的鬲均為先民使用汽蒸的炊具。西方飲食文化中汽蒸的利用多在蒸汽機發明之後,即使現在西方人仍以烘焙、油炸、煎烤方法為主。或許華夏文明延綿數千年,汽蒸也有一份功勞吧。
汽蒸食品是農耕文明的體現,凝聚了華夏先民的聰穎與智慧,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國人應堅持自己的文化選擇,弘揚民族精神,明白從哪裡來,方可清晰往哪去,無愧新時代,愛我中華,共建華夏。
脫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