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6月07日
第C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散策人間)我們與善的距離

我們與善的距離

《不夠善良的我們》赤裸地揭開人的劣性,而美國編劇大衛 · 琳賽亞比爾的《良民備忘錄》則帶觀眾思考“我們是否像自己以為的善良”。劇情講述於波士頓貧民區的單親媽媽Margaret,因照顧智力殘障的女兒,而經常上班遲到,致使失去超級市場收銀員的工作。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求職不易,於是在兩名好友的慫恿下,她與貧民區舊街坊兼前男友——如今當上醫生、與妻子Kate住在別墅區的Mike重新聯繫,希望通過他的人脈求得足以餬口的工作。

劇的高潮,在Margaret到訪Mike與Kate的大宅後三人產生的衝突。有着不同過去和處境的三人,各自持着一把量度自己與別人的尺,試圖劃一條非善即惡的道德界線。一直在貧民區為生存掙扎的Margaret,怨懟命運讓她經常陷入禍不單行的困境,認為自己是一個好人卻沒得到好報。然而劇裡的重要衝突都是由她挑起的,說着口頭禪“不該講的都講了”——或許是無心失言,但確實傷人了。Mike認為自己之所以從貧困出生到如今的富足生活,全憑一己努力,不認可也不感恩他人曾經給予的幫助;Kate自詡“一向正直無私誠實善良地生活”,但她在衝突發生時會站在道德高地,以自己的價值觀冷漠刻薄地批判他人。

每一個曾自稱“好人”的角色,在劇情推進中都顯出他們的“不夠善良”,卻又能在隱晦之處窺見他們的善良,在衝突中試圖和解,在其他角色的艱困中釋出同情心或雪中送炭。“是否一個好人”並不能作為尺規去量度自己的每個選擇與行為。著有《惡人》的日本小說家吉田修一曾說:“惡人是沒有珍惜對象的人,惡就是把自己看得最重要。”只要有所關懷,有所珍惜,不夠善良與擇善而行並不抵觸,善良一直都在咫尺之處。

波 本

2024-06-07 波 本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43560.html 1 (散策人間)我們與善的距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