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的戰爭 遙遠的和平
上星期一,法國總統馬克龍風塵僕僕地來到華盛頓白宮,拜見剛上任僅一個月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相信他不會介意特朗普並未站在白宮門口迎接,而是與他回憶起了二○一七年,那時馬克龍年僅三十九歲,剛上任法國總統時的英姿勃發。早在二月初,特朗普已在白宮先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晤,之後又接待了印度總理莫迪,顯示其外交重心已移向亞太,而將傳統的西歐盟友暫且擱置。在與馬克龍會談前,還有美國和俄羅斯代表團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會談,主題是商討盡快結束這場已持續三年的俄烏衝突,爲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美國副總統萬斯强勢亮相德國慕尼黑,捍衛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並警告歐盟內部民主崩壞。既然特朗普的外交優先次序已顯現,他與馬克龍的會晤不過是例行公事,氣氛雖融洽,但也不能阻止馬克龍在援助烏克蘭金額上對特朗普的更正,美歐之間的分歧顯而易見。
特朗普急於結束已持續三年的俄烏衝突的原因,連街坊的婦女都明白。這是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到目前爲止,相信仍無人明白普京爲何要發動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最可能的猜測是,當俄羅斯挺進烏克蘭時,人們普遍認爲,不出一兩個禮拜,基輔就會淪陷,烏克蘭將變成俄羅斯的一部分。二○一四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就是一個先例。當時軟弱的美國總統只是口頭譴責,這鼓勵了普京在八年後,即二○二二年美國民主黨重新執政時再次冒險。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二○一九年上任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這個曾經的電視劇演員,不僅有效地組織了烏克蘭的衛國之戰,還奔走於歐美各國,成功獲得了軍事援助及資金支持。而俄羅斯在這三年間,也損兵折將。更諷刺的是,俄羅斯一部分的戰爭資源,卻是通過向德國等資助烏克蘭的歐盟國家出售天然氣等能源獲得的,真是一場不可思議的滑稽鬧劇。
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想從這場俄烏衝突的泥潭中脫身出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早在二○一九年特朗普第一任總統任期時,當時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就曾譴責北約中的美國和歐盟缺乏協調,處於“腦死亡”狀態。這次特朗普再次上任,歐盟更別想北約會有任何新作爲,因爲對美國來說,原來的北約已過時,現在是歐洲國家大量增加軍費、自己保衛國家的時候,不能再依賴北約的保護。其實,時移世易,美國的相對國力也在中國經濟的崛起中飽受挑戰,沒有能力、也不想再爲一群不思進取的歐洲國家提供軍事幫助。對美國來說,美俄在沙特阿拉伯先碰頭商談解決俄烏衝突是有必要的,而萬斯在慕尼黑也給沉睡的歐盟叫了個醒。特朗普表示他可以在一個星期內讓俄烏停火,如果考慮到俄羅斯在軍事上的損失及其經濟景況,普京一早就在尋找一個體面的藉口好收場。至於歐盟,以當前破碎的政治體制,不可能填補美國留下的軍事和財政空缺。這爲俄烏衝突找到和平解決方案創造了條件。
總是有人認爲俄烏衝突有可能失控而演變爲世界大戰,當然是指核戰爭。但以當今俄羅斯的武裝設備,在俄烏衝突中已顯露疲態。現在特朗普爲普京送上了一個走出困境的機會,相信在一段時間的談判後,俄烏和平協議有實現的條件。如果如此,俄烏的局部和平將爲另一場超限戰拉開序幕。
陳增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