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港澳融入國家實現更好發展
劉結一:全國政協續撑灣區建設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三日下午三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劉結一表示,全國政協將持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香港、澳門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北上南下雙向奔赴
記者會上,有澳門傳媒問及全國政協在推動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有哪些貢獻?劉結一回應稱,去年隆重慶祝了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取得新進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持續走深走實。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正不斷豐富“一國兩制”的生動實踐。港珠澳大橋客流車流再創新高。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大灣區城市群“硬聯通”進一步完善,有港澳網友曬出了大灣區自駕遊一日轉三城的感歎。“軟聯通”持續提升,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相繼落地,人員、貨物、資金、資料等要素流動更加高效便捷,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已經“點對點”運送病人。
劉結一稱,春節期間,港澳居民來內地二百六十多萬人次。去年內地旅客前往香港達三千四百萬人次,前往澳門近二千四百五十萬人次,分別同比增長約百分之廿七和百分之廿九。“北上南下”“雙向奔赴”蔚然成潮。大灣區路相通、城相融、心相連,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出新活力、新氣象。
內地全球“連絡人”
全國政協二百三十多位港澳委員,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積極發揮作用。他們走訪港澳企業、社團和高校等,到內地省市調研,就發揮港澳在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的作用等議題深入交流。着眼國家重大戰略,聚焦金融貿易、科技創新、營商環境等領域建言議政,助推港澳發揮好內地與全球市場“連絡人”、要素“引水渠”、規則“示範區”、經貿“連通器”等優勢,為國家高質量發展持續作出貢獻。
全國政協圍繞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深入開展工作。去年,緊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實情況及建議”,連續第四年開展民主監督。
聚焦“粵港澳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展視察和重點提案督辦調研,助力三地持續推進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加快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圍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打造高水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入研究、議政建言,助推三地科技創新合作、創新要素流動、國際化人才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