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旗艦物種種群數持續增長
朱(睘+鳥)由七隻增至逾七千隻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中新社三日消息:三月三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當天從中國國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年來中國旗艦物種種群數量持續增長,大熊貓野外種群總量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約一千一百隻增長至近一千九百隻,雪豹恢復至一千二百多隻。
棲息繁衍環境改善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中國不斷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增加資金投入,統籌推進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旗艦物種種群數量持續保持增長態勢,棲息繁衍環境穩步改善。
根據最新監測結果,大熊貓野外種群總量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約一千一百隻增長至近一千九百隻,雪豹恢復至一千二百多隻,東北虎、東北豹數量分別由二○一七年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初的二十七隻、四十二隻增長至七十隻、八十隻左右,海南長臂猿野外種群數量由四十年前僅存兩群、不足十隻增長至七群、四十二隻,朱(睘+鳥)由發現之初的七隻增長至七千餘隻,亞洲象野外種群由一百五十餘頭增長至三百多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至三十多萬隻。
在野生植物方面,野生攀枝花蘇鐵增長至三十八點九萬株,成為歐亞大陸自然分佈緯度最北、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株數最多、分佈最集中的天然蘇鐵群落。德保蘇鐵、杏黃兜蘭、報春苣苔、豬血木等二百○六種瀕危植物實現了野外回歸,華蓋木、雲南藍果樹等多個物種得到有效保護恢復。華蓋木由六株增長至一點五萬多株,被發現時僅存三株的百山祖冷杉已野外回歸四千餘株,被發現時僅存一株的普陀鵝耳櫪已野外回歸四千餘株,人工苗數萬株。
推動人與自然共生
這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結合編制“十五五”規劃,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規劃專題研究,扎實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國家植物園體系及旗艦物種保護研究中心體系建設,完善野生動植物及重要棲息地和鳥類遷飛通道保護監測體系,強化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網絡、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網絡建設,全面提升野生動植物保護能力和水平,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第六十八屆聯合國大會決定將每年三月三日設立為“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全球主題是“野生動植物保護投融資:投資於人類與地球”,中國的主題是“加大物種保護投入力度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旨在為可持續發展調動大量財政資源,增加普惠金融和金融服務的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