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投五百萬 提升五成效率
大橋珠岸入境車道擬增通關力
【本報消息】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車道通關效率提升工程獲准備案,相關工程包括拓展蓄車區、調整隨車乘客上車區、新增迎客室等,耗資約五百萬元(人民幣,下同),建成後入境車流通關能力料可提高五成。
服務好港澳車北上
珠海市發改局在官網發佈上述工程備案覆函,強調為更好服務“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等政策實施,提升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通行效率,同意該項目按珠海市政府投資項目小額零星工程進行備案。
據覆函顯示,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小客車提升通關效率土建配套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一是優化小客車蓄車區,改造綠化帶面積二千七百八十五平方米為車道,可增加蓄車數量約一百五十輛,改造大巴車道綠化帶為入境車道,延伸落客平台將現有部分綠化帶改造為落客平台,新增無乘客車道標識。
二是優化調整隨車乘客上客區,將現有團體大巴停車場改造成隨車旅客上客區,改造大巴停車位為小車停車位,改造後的小車停車位數量約二百二十個。
三是建設口岸迎客室,面積約一百平方米。
四是優化出境貨車通關流線,增加交通指引標識,拓寬出境車道,拆除現有部分綠化帶約三百四十平方米,改造為出境車道,增加出境貨車通道單向閘一套,剷除現有綠地草坪約五平方米,增設成品崗亭一個。
五是限定區增加旅客雨棚四處。六是上述建設內容所涉及的管線遷改。
該項入境小客車提升通關效率配套工程總投資估算約四百九十六萬五千元,其中建安工程費用四百三十五萬八千元,建設資金由珠海市財政承擔,並納入年度該市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安排。
小車道增至十一條
上述配套工程建成後,大橋珠海口岸入境小客車通道增至十一條,高峰時段每小時單向通關能力將由現時約九百五十輛次,提升至約一千五百輛次,通關能力提升五成以上,屆時料有助縮短高峰期入境車流的排隊輪候時間。
該項工程是大橋珠海口岸“小客車通關效率提升項目”的二期工程,一期工程的出境方向工程已於去年國慶節前夕建成,出境方向的每小時通關能力已提升五成。
自“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政策實施以來,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車流量迅速增多,上月二十二日“北上”港澳單牌車通關量突破五百萬輛次,其中去年的港澳單牌車通關量超過三百萬輛次,佔該口岸車流總量的五成五,每逢周末雙休日或節假日大橋珠海口岸經常出現車流大排長龍輪候通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