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三
2025年03月05日
第C03版:藝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淡淡的情 淡淡的戲——談《紅豆》

《紅豆》

淡淡的情 淡淡的戲——談《紅豆》

輕輕的歲月變遷、淡淡的親情變化;港片《紅豆》從一家糖水鋪見證人間情感,不造作,也不特別出色。

從《歲月神偷》、《燈火闌珊》到本片,任達華幾乎成為懷舊電影的指定演員;無獨有偶,本片與《燈火闌珊》異曲同工,藉舊物緬懷過去,也談家庭得失,兩片水準皆普通,但迎合現時的懷舊風潮。

本片中,任達華與龔慈恩合演夫妻,開了糖水鋪,得到街坊青睞,但好景不常,妻子病危;女兒鄧麗欣落力打理糖水鋪,兒子魏浚笙則任性自我。很簡單的家庭故事,很常見的生老病死,反映編劇不求創新,以常見的親情、愛情、舊鋪、逼遷、死亡、街坊來編寫一則家庭小品,不驚天動地,一切淡然。

淡淡的來,淡淡的去,構成主體風格。龔慈恩的逝去,沒有令家人悲哭;糖水鋪的經營,家人在吵鬧中撐着;鄧麗欣與朱鑑然的愛情,捨棄甜蜜,盡見互助互勉;魏浚笙的懶理家務,是蒼白的人物處理。核心人物是任達華,對亡妻的思念、與鄧麗欣的親情愛恨,盡在不言中。結尾的逼遷舊鋪,沒有抗爭,處理得低調。

影片講的是兩代之間、新時代與舊情感的碰撞,並以一碗紅豆沙見證歲月洗禮、表現對舊情感的懷念,這情懷與《燈火闌珊》相似,但後者注重捍衛,本片則順應潮流,以平常心面對大勢,因此面對逼遷也不對抗,同時觸及移民議題,沒有傷感化,為全片注入面向未來的廣闊胸襟。

導演鄒穎將生離死別、家庭愛恨的議題拍得淡淡的戲劇味道,一如主角的心態,不作強求,似乎在香港時代急速變化下,寄語香港人放開懷抱,在緬懷舊歲月的同時,也要接受變遷,正如結尾糖水鋪被逼遷,也能轉戰到其他地方營運;人仍在,情還在。不過導演的技巧略為生硬,有時處理得淡然而失去戲味,整體亦少了活力、情味與趣味,龔慈恩在昏迷中流出的眼淚,更是多餘。

lhaio@yahoo.com.hk

小也

2025-03-05 小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96945.html 1 淡淡的情 淡淡的戲——談《紅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