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中鑽出“生命之泉”
——沙漠裡的中國打井隊
距離埃及首都開羅一千三百多公里的南部荒漠暖陽高照,無垠的沙海中湧動着成為埃及業主倚重的鑽井力量金色的麥浪。伴隨着收割機的轟鳴,今年第一茬小麥喜獲豐收。
“以前這是一片沙漠,如今鑽井隊讓它變成了農田。”中曼埃及公司奧瓦伊納特水井項目的工人穆罕默德 · 賈巴爾自豪地說。
近日,記者從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出發,沿沙漠公路行駛八小時,抵達奧瓦伊納特水井項目現場。漫天黃沙中,工人頭戴安全帽,身穿作業服,各司其職,有序忙碌。六座高大的鑽機平台矗立轟鳴,向大漠深處鑽探水源。
在項目營地,項目經理趙寶江向記者介紹,項目現有六支打井隊,一百三十多名中埃員工輪班作業,鑽機廿四小時運轉。憑藉裝備和技術優勢,這些隊伍成為埃及業主倚重的鑽井力量。自二○二四年十月以來,作業隊克服高溫、風沙、地層複雜、設備運輸等困難,不到一年時間已完鑽六十三口深約四百五十米的水井。
埃及約百分之九十六的國土為沙漠,卻承載着過億人口。為緩解糧食進口壓力,埃及政府二○一五年以來不斷加大開墾沙漠、新增耕地的力度。中曼集團於二○一六年十月成立中曼埃及公司,深耕當地水井市場。從西奈半島到明亞省撒哈拉沙漠深處,從馬特魯省的錫瓦綠洲到阿斯旺考姆翁布沙漠……八年多來,這支由中埃員工組成的水井施工隊克服各種困難,幫助埃及累計鑽探沙漠水井六百八十餘口。在井水滋潤下,荒蕪的沙漠逐步變為良田。
沙漠夕陽下,金色餘暉中,高聳的鑽機還在為鑽探“生命之泉”而轟鳴不息。
新華社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