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8月13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隨筆)積分與積德

積分與積德

“你有一千六百八十積分即將過期,請點擊下列網址盡快處理!”手機上時不時會彈出類似資訊,即使把它屏蔽,還會以別的帳號通知你。

如今的消費領域,但凡有點規模的商家,都會設定積分制,根據你消費的幣值,累計積分與優惠額度。時間久了你會發現,積分制不過是商家的行銷策略,到頭來能夠享受的優惠微乎其微。積分即使可抵代金券,可是要買他們指定的贈品,還要另外加錢。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也是一個潛在的“積分”過程。與消費領域不同,人生的積分是雙向的,有加有減,有正有負。正向的積分是積德,負向的積分是缺德,會被載入個人的誠信記錄。事實上,被載入個人誠信記錄的只是有礙公共秩序的顯性行為,大部分有失檢點的行為是私密的、隱性的,但這不等於不受監督,不受良心譴責。否則,為什麼會有“人在做,天在看”、“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等說法呢?

楊震調任東萊太守伊始,途徑昌邑。該地縣令王密,是他在荊州刺史任上舉薦的茂才。這天夜裏,王密攜金十斤,悄然相贈。一來感謝他過去的知遇之恩,二來希望繼續得到他的關照。楊震說,作為故交,我了解你,你卻不了解我,為什麼啊?王密說,半夜三更的,沒有人知道。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退了出去。

人這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並可能作出錯誤選擇。特別是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才能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因為,沒有人是你肚子裏的蛔蟲。唯有“吾日三省吾身”,才不會因一時的衝動而犯渾,小錯鑄成大錯,一失足成千古恨,才能自我糾錯,自我救贖,積德成習,修成正果。

二戰期間,有一天艾森豪乘車返回總部。途中見一對老夫婦坐在路旁,凍得瑟瑟發抖,於是便讓司機停車。經問詢得知,這對老夫婦驅車去投奔兒子,不料車在半路拋錨了。艾森豪聽後,二話不說,就請他們上了自己的車,讓司機先把老夫婦送到兒子家裏,爾後再回總部。事後得到情報,納粹原計劃在艾森豪返回總部的途中設伏狙擊,卻因艾森豪的善念改變了行車路線,僥倖逃過一劫。

曾有歷史學家評論說,艾森豪的一個善念躲過了暗殺,否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將會改寫。

那麼,善念是從哪裏來的?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忽發善心的情形每人都有,且有可能發生在惡人身上。但是,深入骨髓的初衷以及根深蒂固的善念,源自教養和修行,並非偶然升起的一絲憐憫。積分會過期,積德不會,因為善心與善報之間具有因果關係。雖然不是恆等式,也不一定立馬生效,但大量被證明了的事件表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既是人世間的哲理,也是自然界的法則。

王兆貴

2021-08-13 王兆貴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7974.html 1 (隨筆)積分與積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