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學者紅樹林發現新微生物
【本報消息】在澳門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紅樹林濕地與珠海橫琴國家濕地公園合作交流研討會”及於湖北武漢舉辦的“第十二屆海峽兩岸人工濕地研討會”日前舉行,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李銘源分享本澳的紅樹林研究成果,李銘源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團隊合作在澳門及大灣區紅樹林發現新微生物品種,為生態保育及藥物開發助力。
李銘源團隊於二○一七年獲得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與國家科技部聯合科研資助,對澳門及大灣區紅樹林內生菌的多樣性及其藥用價值展開研究。
相關研究項目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教授孫承航、華大基因研究員劉心及澳門大學科技學院教授莫啟明合作。基於宏基因組學研究技術,團隊於澳門及大灣區紅樹林發現新微生物品種。在澳門及大灣區首次鑒定及發現2T4P-2-4T、1T4Z-3T、5T4P-12-1T、 Streptomyces parvulus sp.03mc02和Mycobacterium moriokaense sp.08sz13等放線菌新物種。
有效開發新型藥物
團隊指,了解紅樹林植物內生菌的多樣性組成,不僅可為後續的紅樹林生態保育及修復提供基礎資料;同時通過對紅樹林內生菌代謝產物進行研究,以其檢測並分離出抗微生物/抗腫瘤的活性次級代謝產物,有效開發新型天然活性藥物,旨在幫助人類解決藥用植物生長緩慢、資源緊缺等因素帶來的藥源緊張和生態破壞等問題。
在微生物功能組成方面,團隊利用基因組挖掘技術,從新紀錄的紅樹林內生菌Streptomyces parvulus sp.03mc02和Mycobacterium moriokaense sp.08sz13分別預測出一百○九和一百○五個基因簇與次級代謝產物的合成通路相關,其潛在的代謝產物包含多種萜類、糖類和抗生素類,明顯高於其他已報道的放線菌模式菌種。
在後續的研究中,結合液質聯用質譜和高解析度質譜對新紀錄的菌株的發酵產物進行鑒定,首次在相關品種中發現了阿蘇克黴素和安普黴素等四種次級代謝產物。
微生物藥物前景廣
團隊認為,現今在藥物需求過高且藥物資源短缺,僅僅靠從植物中獲取藥物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微生物製藥已然成為新藥研究的一個重要選擇。微生物藥物具有來源豐富、產生的大多數次級代謝產物化學結構獨特難以合成、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具有多樣性等優勢,使微生物藥物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該研究整合了一套基於基因組學和代謝組學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鑒定出了多種紅樹林放線菌新物種,豐富了澳門和大灣區海岸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組成,為澳門海域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通過對放線菌新種全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測序,為構建紅樹林生境資料庫及天然活性產物的篩選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