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田中泓
小城的藝術展覽非常多,除了政府部門定期舉辦的展覽,各大小社團都經常主辦或協辦不同規模的藝術展,包括繪畫、書法、雕塑、攝影等等。然而,關於當代形式的藝術展,除了政府部門及少數從事當代藝術的社圑,當代藝術展覽的數量是較少眾的。
在當代藝術展覽的展場,經常聽到有意見認為:不知怎樣去理解當代藝術作品、這樣都叫藝術品嗎?等等疑問。
的確,相對於傳統形式的藝術,當代藝術許多時候採用非慣常的形式作為藝術表現手段。
例如傳統繪畫,不論東方或西方,都以具象為主(具象即是指具體事物的形象),但現代、當代藝術,許多時是採用抽象的語言(抽象是指沒有具體形象),尤其是當代,甚麼形式和手法都能利用。因此,對於一般觀眾,更難理解及區分甚麼是藝術而甚麼不是藝術。
最近,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個國際當代藝術展,展出了一些形式新穎的作品,確實與傳統藝術很不一樣。
為了讓觀眾更容易理解當代藝術,博物館安排了一場講座,邀請中國美術學院的教授,就西方自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空間藝術的發展作詳細介紹。
雖然題目是關於空間藝術,主講者的演講內容其實包括了整個視覺藝術的發展,也包括十九世紀的雕塑。
對當代藝術的分類為甚麼這麼困難?首先,當代藝術採用的媒介是多樣性的,形式也是多元性,如果採用傳統的藝術分類(繪畫、雕塑等)難以區分一些當代藝術作品,因為當代藝術作品許多時候存在形式的模糊性,一件作品可被視為繪畫,也可被視為空間(浮雕)。
例如,附圖是英國當代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受二十世紀的立體主義影響,遊走在繪畫與浮雕之間。
(一)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