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樂的傳承
——由一場音樂會想到
澳門雖為邊陲之地,但幾百年以來積澱了中西方多元的宗教文化。《論語 · 子路》曰:“和而不同。”大大小小的佛寺、道院、教堂在澳門相得益彰,不同教義、文化互相尊重、生生不息。可以說,澳門宗教具有東、西方文化系統的多元性、澳門宗教也有着族群的密切性、澳門宗教亦有本土性及傳承性。
其中,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一直在澳門人的傳統信仰和風俗禮儀中得到傳承和保留。而配合道教科儀的道場音樂稱為“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在二○○九年被澳門特區政府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一一年更榮獲國家文化部公佈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不僅僅留於道觀之中,二○二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登上“文化中心小劇院”,由澳門道樂團、澳門青韻中樂團同台演出,為澳門的觀眾帶來原汁原味又不乏道樂劇場化的“濠江妙韻——澳門道教音樂會”。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保留了傳統廣東正一派及全真派的道場音韻,但以正一派科儀音樂為主流,其音樂題材豐富、腔體結構完整,並恪守傳統,樂曲數量保存完整等特點。一開場以澳門八音鑼鼓《朝臣大戰》之《大戰》拉開音樂會的序幕,十分正宗的正一派音樂特點:鑼、鼓緊密的節奏敲打而出,彷彿是描述戰場上兩軍激烈的戰鬥廝殺;喧囂的鑼鼓聲後是二胡、古箏、揚琴等富有旋律線條等合奏,展現給聽眾擊退番兵、凱旋得勝的場景,熱鬧非凡、娛神娛人。值得一提的是“澳門八音鑼鼓”在二○二○年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八音鑼鼓屬於廣東傳統音樂,而澳門八音鑼鼓亦是由廣東地區傳入。古時是由人聲演唱,後由樂器代表人聲演奏,根據製作材料的性能及發音的原理可以分成八類的音調,並製成八音櫃為居民的神誕、婚宴、節慶、殯儀等活動行演出。在演出前,司儀展示出八音鑼鼓櫃樣式的圖片、及八音鑼鼓櫃邊行邊奏的巡遊吹奏圖,讓觀眾更直觀了解。而今天於舞台上演奏的《朝臣大戰》是由前理工大學戴定澄教授作顧問、原武漢音樂學院王忠人副教授以《朝臣大戰》的錄影帶記的譜,並在單聲部音樂(古代的道樂都是以單聲部的大合奏形式演奏)編寫配器、分譜,在不失原汁原味的道樂傳統、腔調、主旋律的前提下,擴充至適合於舞台表演的曲目。
筆者在二○二○年刊登於本報的〈2020濠江妙韻——欣賞“道樂與民樂隊呈現”〉一文中稱讚澳門道教協會道樂團對於年輕一代的培養“參與演出的團員,令人動容,有白髮蒼蒼的老人,亦有坐的凳子兩腳不及地的小童”,今年的演出《澳門八音鑼鼓之〈文武點降脣〉》更是一班少年八音鑼鼓隊進行表演,二十位最大十幾歲、最小只讀幼稚園K3的小朋友為大家帶來這首充滿喜慶氣氛的吹打樂鬧台耍曲。笛子悠揚的樂聲配合精彩的打擊樂的擊節,在嗩吶、敲擊營造、渲染氣氛的作用下,一班小朋友的打擊樂(道教中俗稱“法器”)不僅敲打得虎虎生威、也是彷彿述說着維繫和繼承這一古老的民族傳統細水長流的故事!筆者深深稱讚,澳門道樂不僅在積極保護自身的優秀的道樂文化遺產的同時,悉心培養年輕一代,真正的做到“娃娃抓起”從小耳濡目染的學習道樂文化,一代代薪火相傳。
音樂會中的一曲《雷祖讚》十分有意思,演出時以小曲《萬年歡》作引子,引出《雷祖讚》主曲詠唱、經師排班步《雷神罡》,最後奏出小曲《下西岐》為經師退班。不由讓筆者想起今年一月作為會議記錄人,同澳門道教協會會長、澳門道教第四代傳人吳炳鋕先生,與吳會長合作十六年研究澳門道樂的王忠人副教授,及澳門著名學者、對澳門音樂文化研究作出卓越貢獻的戴定澄教授的一次會面。
王教授以《雷祖讚》為例,指出:“為了讓作品更加完整,我在道樂的頭、尾加了引子與完結,使道場上的音樂在劇場中更具表演性。這種道樂劇場化的好處就是在注重文化內涵的前提下,讓更多人去認識道教音樂。”戴定澄教授指出:“澳門道樂有着其獨特性、又糅合不同曲種、有一條(五代傳承的)線索,這樣的家族傳承在整個華人地區都是少見的。王教授在充分理解吳會長的家族道樂精髓的基礎上,保證原汁原味的同時‘加工’追求表演的演出性,一方面嚴謹的保存傳統‘修舊如舊’,另一方面‘開放’改編,更適合於舞台,讓更多人認識澳門道樂。”
音樂會不僅有法器敲擊感極強的正一派道教音樂,也有莊嚴典雅、宮廷古典韻味十足的全真派音樂;亦有吟誦說唱對答:吳炳鋕在三十多人伴奏下,以“道場南音”說唱方式唱出澳門正一派《禮斗科儀》末段《禮謝》的曲段;道樂由古至今都不是一種純音樂的形式,而是歌、舞、樂一體,《五大慈悲》藉唱誦、配合罡單的步罡踏斗舞步、和手訣,將道場文化以舞台形式呈獻。
當今世界都在保護地區文化,發揚及傳承民間藝術文化。澳門道教一直潛心拯救瀕危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以文字、曲譜、聲音、影像等現代方式記錄、留存。將一直以“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改而規範成樂譜出版、積極培養年輕一代人才、舉辦音樂會增進觀眾對道樂文化的認知……都在有形、無形的積極推廣澳門道教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期待澳門道樂團更多精彩的演出!
王軒妮